分享到:
发表于 2018-10-17 17:30:05 楼主 | |
一、前言 静音机箱一直以来在机箱领域中都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存在,这类机箱通常都有着低调的外观,但价格价却不菲,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我们找来了一款市售299的静音机箱——金河田MUT1,今天就让我们换换口味来领略一下静音的魅力。 二、开箱 箱子的包装采用了常规的牛皮瓦楞纸,正面最大的LOGO 21+ 一开始让我很困惑,多方探寻后才知道这是2014年金河田为纪念进入机箱行业21周年,创立的互联网硬件系列,不管是今天的这台峥嵘MUT1还是预见系列机箱都隶属于21+的子系列,如今2018年金河田已经拥有25年的机箱制造历史了,从这个角度看还真是让人肃然起敬,毕竟这是你老子用过的牌子 。 打开包装后可以看到缓冲材料使用的是比较优质的EPE,相比于易碎的EPS,这种材质的缓冲性能更强。 取出机箱后可以看到,这款机箱依旧是走的方正路线,这也是目前这个价位最常见的造型。由于是静音机箱,所以这款机箱的侧板也并非是目前常见的玻璃侧透。 PS:好期待有厂家能造出侧透的静音机箱呀,其实也不难做定制2mm+2mm的PVb夹胶玻璃即可,又能防止玻璃炸裂伤人还可以隔音,一举两得。 三、结构&细节 机箱的正面有塑料件覆盖,在这块塑料件上金河田嵌入了一块大面积的拉丝钢板,钢板表面疑似烤了一层UV膜,手感较普通金属拉丝表面更为顺滑。面板底部有一条亚克力面板,上面印有金河田的英文LOGO,个人感觉开机后可能会点亮。除此以外前面板的左边框有一个斜切面,这也是左边框比较宽的原因。 拆开前面板后可以看到,其背面被吸音棉做了全面的覆盖,这对于前部风扇的噪音有着不错的抑制作用。 再拆开的前面板底部,确实看到了两颗灯珠,看来LOGO确实可以亮,不过具体是什么颜色,还需要装机后才能确认。 金河田在前面板良心的附送了两枚风扇。五金结构方面前面板最高可以支持到3枚350px的风扇,对的我没写错是350px 这在目前这个价位的机箱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并且在机箱的右侧也留了三个走线孔用来给风扇走线使用。 虽然MUT1是静音机箱,其顶部也为预留了风扇安装位,最高可以安装3枚300px或2枚350px的风扇,在出厂时金河田默认给了一张贴有海绵膈音层的磁吸式膈音板,不过在机箱内部还附送了一片磁吸式的PVC防尘网,静音还是散热选择完全交给你,这一点做的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机箱的I/O部分全部位于顶部的前方,从左到右分别是电源开关、HDD指示灯、重启键、USB2.0X2、麦克风插孔、耳机插孔、USB3.0、风扇控制按钮。 机箱尾部·可以看到依旧是常规的的下置电源结构,相比于凶猛的前面板,尾部风扇位仅支持到300px风扇,不过随着背线区域的增加,我相信300px后置风扇在今后也将是常态。 这款机箱的PCI扩展挡板为内凹式,这种结构成本相比于外突式更高,但是遗憾的是挡板部分都是一次性材质,不过没关系如果需要挡板万能的淘宝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机箱底部结构也比较简单,硬盘笼确认为铆钉固定死,无法拆除无法移动,电源进风口使用了一片PVC防尘网,在这个价位中属于中规中矩的设计。 机脚方面金河田采用了一个类似于功放使用的圆形机脚,表面做了电镀亮化处理,视觉效果不错,除此以外机脚上也用海绵垫做了抑震处理,考虑的比较周到 这款机箱的侧板部分由于静音考虑并没有采用玻璃侧透,而是采用了传统的金属侧板设计,这也是当下静音机箱一致的做法。 打开侧板后可以看到侧板内部贴上了一块面积很大的沥青隔音板,沥青隔音板不但可以起到吸音降噪的效果,还可以抑制侧板的震动,有了这块隔音板的加入MUT1的隔音效果也会大大高出常规机箱。 侧板内侧还有三道加强筋保证侧板不会扭曲。加强筋与侧板是一体弯折卷出来的,工艺还出色。 打开侧板后在机箱内部我看到了顶部附送的另一张PVC冲网的防尘网。 机箱内部依旧是大家常见的布局,下置电源仓,正面无硬盘笼,支持超长显卡,电源仓做了开孔处理可以看到电源铭牌,不过因为这款机箱没有侧透。。。。也没啥毛病。官方宣称这款机箱对主板的支持可以最大达到ATX板型,不过从右侧富裕的空间来看E-ATX也并无问题,只不过在走线上可能会难看一点。 需要吐槽的一点是这款机箱右侧的传统硬盘笼区域好像被金河田忘记了一样,连最基本的SSD悬挂位都没有给到,白白浪费了这部分空间,实在是让人惋惜。 冷排兼容方面实测空间达到了64mm,兼容一体式冷排毫无压力 机箱尾部标配了一枚300px的风扇,不过这把扇子采用的是D口供电不可连接主板智能调速,不过好在这款机箱自带了一个风扇控制器,挽回了一些劣势。 这款机箱除了静音外最大的亮点应该就是开放式电源仓了,电源仓顶采用了镂空部处理可以安装风扇,并且最多可以安装3枚风扇,这种设计不但可以大大优化显卡的风道,让显卡区域温度更低。而且对一些采用一体水冷的显卡也是极为友好。 电源仓前部为了兼容360冷排做了开天窗的处理,虽然很少用得到,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安放各种小控制器的好场所,半包设计既能兼顾走线又可以将控制器隐藏起来。 机箱背部同样采用的是金属背板,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板的进风口全都开在了这一侧,所以这款机箱摆放的时候需要注意右侧不能靠墙过近,不然散热效果会大打折扣,至于这块背板,其材质做工都与侧板一致,我就不再赘述了。 打开背板后可以看到其完整的背部空间,左侧的传统硬盘区域依旧没有得到利用,这点真的挺伤的,结构上依旧很传统,下置电源仓,硬盘笼内置在电源仓前部。 SSD硬盘位只有一个,采用的可拆卸托盘的设计,数量上来说并不算多。不过考虑到目前SSD已经M2化了所以也可以接受。 电源仓最大可以兼容到575px,只要不是超过1000W的怪兽,这款机箱应该都可以兼容到位。 3.5寸硬盘笼位于电源仓前方,可以安放两枚3.5寸的HDD,托盘采用了塑料材质,可以抑制部分机械转动的震动,安装方面则采用了免螺丝化的安装方式,还是比较方便的。 配件包方面,MUT1包含了一包螺丝,5根扎带,以及若干防尘塞,防尘塞确实是一个比较实用的配件,不过我严重怀疑装配工给我配错了,多给了个音频塞子,少给了一颗USB防尘塞,显然这应该是个例。 四、装机实例 机箱测评不装机的都是耍流氓,因为你不知道在装机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只有装一次机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一款机箱,装机过程写的也比较多了,我这边就直接略过了,还是来谈谈感受吧 这款机箱得益于内部空间较大装机还是挺顺利的,CPU走线显卡走线都不需要特别的注意,顶部虽然这次没有安装冷排,不过空间看上去富余很多,实测数据也让我们不必担心,底部走线部分这款机箱只预留了一颗走线孔,虽然个数不多,不过好在够大,实际使用中穿过USB3.0这样的头子也绰绰有余。 背线走线实测也并无太多问题,不过CPU走线我这边和往常的处理有所不同,往常我的CPU走线通常会从右侧直下,不过这款机箱并没有预留相应的捆扎锚点,所以我只能讲线材从左边走,不过好在XXmm的背线区域,并没有太多的理线压力,另外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款主板的散热器背板安装开窗虽然挺大的,不过有些偏右了,实际使用中某些超大散热背板的散热器可能需要拆卸主板安装,希望后期可以进行优化,电源仓依旧没有太多问题,空间也很充足750W的电源丢进去余量很充分。 五、整机展示 这款机箱外观依旧是走稳重路线的,没有侧透,没有RGB,银色拉丝面板让整个机箱活泼了一些,整体观感偏向于现代商务风格。 底部的LOGO灯亮起后是蓝色的。 整体效果 总结 优势 隔音板覆盖全面,实测降噪效果出色 机箱空间充裕,兼容性很强,不管是面对一体水冷还是超长显卡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电源仓开孔可以安装风扇,对显卡散热优势明显 背板空间大,走线理线均顺畅无忧 不足 空间利用率一般,空间巨大但是没有利用到位 总的来讲金河田这款MUT1机箱给我的总体感受还是不错的,在目前这种全民RGB的风潮下能够看到一款不走寻常路的静音机箱真的难能可贵,另外这款机箱不管是在空间还是兼容性上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当然如果能够再次提高一下空间利用率我觉得就更加完美了。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8-10-17 17:39:15 1楼 | |
送防尘塞细节还不错。。。。 |
|
个性签名:我愿化着一颗流星,将生命变成辉煌.但这短暂的辉煌,胜过那漫长的黑暗.
|
发表于 2018-10-17 22:06:03 2楼 | |
多送防尘塞细节还不错...![]() |
|
个性签名:个性签名无个性
|
发表于 2018-10-19 15:12:00 3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