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2-09-29 22:53:58 楼主 | |
为了实现最佳性价比,所以选用了技嘉黑雕2TB固态硬盘进行组装移动固态硬盘。毕竟由于雷电接口的传输瓶颈,超过40Gbps的传输速度,会造成性能过剩。 开箱 技嘉黑雕SSD整体是黑色风格,黑色PCB配以黑色贴纸,通道为PCIE4.0x4,协议为NVME1.3,容量为2TB。 整片固态硬盘采用了双面式设计,存储颗粒分布于PCB双面。 固态硬盘主控为群联PS5016-E16,PS5016-E16的优点是对颗粒兼容性好,具有8个NAND通道,可实现最高并行性和高达50Gbp s的顺序读取性能。 独立缓存来自海力士DDR4内存颗粒,型号为H5AN8G8NCJ,容量1GB。 存储颗粒型号为TABHG65AWV,采用了东芝原厂存储颗粒,工艺为96层3D TLC,寿命和稳定性得到了保证。 硬盘盒子 对于雷电3接口的硬盘盒来说,目前的主控方案主要有JHL7440和JHL6340。 目前整体上来说,在某宝上雷电硬盘盒并不是很多,大厂的产品更加少,所以这次选择了一款私人工厂的定制产品,同时附带了雷电数据线。 整个硬盘盒棱角非常分明,体积不算小,面积和厚度都比较可观,好处是便于散热,缺点是不便携。 产品采用了CNC铝合金材质,可以更快散热。 雷电接口的外观依然是USB TYPE-C接口形式,但是雷电标准可以实现最大40Gbps的传输速度。 打开硬盘下部的4条螺丝,打开后可以安装M.2固态硬盘。 打开硬盘盒内部,将硬盘盒分为上下两部分,从内部看,硬盘的金属材质确实是不错的散热效果。 从硬盘盒中取出PCB电路板,这款产品的主控是JHL7440。 将SSD装入PCB,将硬盘盒复原安装。 三、性能测试 由于本人主板没有雷电3接口,使用雷电3扩展卡安装在主板上,实现雷电3输出。注意:主板上必须有用于连接雷电扩展卡的5针JT接口。 1、常规测试 将固态硬盘接入电脑进行常规性能测试 硬盘信息 样本容量为默认设置 ATTO disk benchmarks CrystalDiskMark TXBench 将样本容量设置为默认4(5)倍 ATTO disk benchmarks CrystalDiskMark TXBench 2、移动SSD速度测试 硬盘信息 样本容量为默认设置 AS SSD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s CrystalDiskMark TXBench 将样本容量设置为默认4(5)倍 AS SSD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s CrystalDiskMark TXBench 3、游戏体验 手上也有其他10Gbps、20Gbps的盒子,通过进行最近比较火热的几款游戏来进行体验,游戏从启动到进入的过程中,还有其他旗读档的加载过程。使用雷电接口的移动SSD,明显比其他移动SSD要快,大概提升在40%左右,基本上都是秒启动。 四、总结 曾经固执地认为,移动SSD的速度极限,就是主板USB3.2 GEN2x2的极限,读取的极值在2000MB/S左右。但是经过折腾雷电标准接口的移动硬盘盒子,发现移动SSD的读取极限在3000MB/S左右,更新了我的知识体系。 极致的速度配合2TB版本的技嘉黑雕固态硬盘,总体的成本基本上和品牌USB3.2 GEN2x2接口的移动SSD相当,但是便宜了30%左右,而且强大的4K读取功能是其他外设接口无法相比的。对于有极致速度要求的玩家,确实值得折腾一番。 最后,提醒一下,雷电3接口的移动SSD,必须通过雷电接口使用,并不能实现对USB3.2 GEN2接口的兼容。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22-09-29 23:05:18 1楼 | |
贵,性价比不高 |
|
个性签名:我愿化着一颗流星,将生命变成辉煌.但这短暂的辉煌,胜过那漫长的黑暗.
|
发表于 2022-09-30 10:23:03 2楼 | |
看着一般般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