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2-10-31 09:55:48 楼主 | |
一、前言 最近的硬件市场还是比较热闹的,AMD ZEN4你方唱罢,Intel 13代又接着登场。虽然硬件圈子一直流传着“买新不买旧”的名言,但由于新品上市初期价格本身就偏贵,加之DDR4内存迭代DDR5,以及近期软妹币的汇率影响,想体验这一波新品,额外付出的金钱似乎比之前多了不少,所以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游戏玩家来说,选择成熟稳定的老平台无疑更划算一些。 不过目前老平台可选的方案也是比较多的,具体来说,有AMD ZEN3平台和Intel 12代平台,显卡方面也有N卡和A卡可选(I卡:我被无视了?),那么究竟怎样搭配性价比更高呢,下面就让三哥通过实战测试和装机的形式帮大家分析分析吧。 二、定方案 下面三哥就以打造一台能在2K分辨率下畅玩各类游戏的主机为例,看看如何搭配,性价比更高。 对于游戏主机来说,基本只要确定最核心的CPU和显卡就可以了,其他东西照着往里填即可。 经过一番研究,三哥列出了以下四种备选方案, 前两个方案为AMD ZEN3+A卡组合,第三个方案为Intel 12代+N卡组合,当然,为了让大家便于对比,第四个方案采用了新上市的Intel 13代+N卡组合。 另外,I+A或A+N混搭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展开来写,文章篇幅就太长了,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反正大家只要掌握了思路,就能灵活搭配,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从CPU的游戏性能来说,1080分辨率下AMD 锐龙7 5700X和Intel i5 12600KF半斤八两,相差不大,如果将分辨率进一步提升到2K(1440P),差距只会更小。 注:下图测试所用显卡为RX 6600 XT。 从显卡的图形性能来说,RX 6750 XT比RTX3070略强一些,但差距也不算大。 也就是说,前三套配置的游戏性能其实差距并不大,第四套配置的CPU游戏性能是最强的,但整机价格却贵了一两千,这些钱加到显卡上,显卡的性能还能上一个档次,绝对比CPU提升的那点游戏性能多。 那么究竟选那一套方案呢?下面让三哥帮大家逐一分析一下。 方案一的性价比无疑是最高的,但缺点是不支持PCIe 4.0的显卡和SSD,如果是纯纯的游戏党,其实用起来也是没啥问题的,但如果还要兼顾一些生产力之类的应用,个人觉得还是存在短板的。 方案二的性价比是第二高的,且弥补了方案一不支持PCIe 4.0的短板,各方面都很均衡,唯一的缺点是RX 6750 XT显卡的光追性能不及RTX3070,对于喜欢光追游戏的玩家,还是选择RTX3070更好一些。 方案三比方案二贵了1000元左右,但游戏性能并没有强多少。另外,RTX3070的光追性能虽然优于6750 XT,但目前该显卡买到矿的几率比较高,而RX 6750 XT发布时矿已经崩了,所以基本不存在矿卡。 方案四的CPU游戏性能是最强的,但受限于显卡,整体游戏性能比其他三套方案强得很有限,但价格却比其他方案贵了不少。不过对于喜欢尝鲜的玩家来说,也许并不在乎多花钱,只是,不在乎钱的玩家,一般也不会选择13600KF吧?基本都是顶配走起(如13900K+RTX4090),而本文讨论的是2K分辨率的游戏主机,这无疑已经超纲了。 综合性能和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本人认为方案二是最适合现下2K分辨率游戏玩家的高性价比之选,另外,对于一些不想用Win11而只想用Win10系统的玩家,5700X的全大核设计兼容性无疑更好。 下面,三哥将亲手打造一台这样的主机,同时验证一下它的性能究竟如何。 不过在实际装机中有些配件有所调整,所以最终方案如下: 三、装个机 先上全家福: CPU选用了AMD R7 5700X,其主频为3.4GHz,最大加速频率为4.6GHz,相较5800X频率略有降低,但没有5800X的积热问题,加之近期价格非常美丽(已经快赶上12代非K i5了),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的。 AU散片较少,且价格和盒装差距不大,所以直接入了中文盒装版。 CPU正面一览。 CPU背面一览。 主板倒是不用买,翻出了一块现成的华擎 B550 Steel Legend,以该主板的做工用料,搭配5700X使用是毫无压力的。 显卡采用了蓝宝石 RX 6750XT 12G D6超白金,由于RX 6750 XT是矿崩了以后才发布的显卡,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买到矿。 显卡外包装正面一览。 显卡外包装背面一览。 显卡采用三风扇设计,其中中间的风扇采用反转设计,能够提供更大的风量和风压,提高散热效能。 显卡采用三槽位设计,其肩部的品牌LOGO支持ARGB灯效。 显卡采用8+8pin供电接口设计。 换个角度看看,可以看出散热器规模较为庞大,做工也非常扎实。 显卡采用了主流的3x DP 1.4+1x HDMI 2.1视频输出接口,并配置了防尘胶塞。 显卡配备了全尺寸铝合金背板,兼顾了颜值和实用性。 背板尾端进行了开孔设计,利于热气向上流出,增加了散热效能。 内存方面选用了金百达 刃系列 DDR4 3600 RGB 16G×2 ,该内存采用加厚马甲设计,采用海力士CJR原装颗粒,默认频率高达3600MHz,同时还支持RGB灯效,可玩性非常高。另外其价格也只有700出头,性价比较高。 内存采用黑色外包装,看上去沉稳大气。 背面一览。 内存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语言,加厚白色马甲非常扎实,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够保障内存始终处于较低的工作温度。 标签特写,内存支持XMP 2.0技术,开启后频率为3600MHz(CL 18-22-22-42),这也是一个非常适中的甜点频率。 另一侧一览,白色马甲配合简约的线条,质感和big十足。 特写一张,“刃”字看起来也很有感觉。 换个角度看看。 内存内置双面灯珠,支持动感灯效神光同步,点亮后能够营造一种独特的电竞氛围。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内存的马甲是非常厚实的。 SSD采用了金百达 KP230 Pro 2TB,该SSD虽然采用了PCIe 3.0×4通道,但胜在价格便宜,2TB版本只需799元,性价比爆棚,非常适合用来装各类大型游戏。 SSD采用白色为主色的外包装盒,看上去简约环保。 背面一览。 SSD的附件一览,还很贴心的附赠了散热片、导热垫和固定螺丝。 SSD采用单面设计,正面排布着一颗主控芯片和四颗Nand颗粒,由此可以看出该盘采用了无缓存方案。 SSD采用了国产联芸MAP1202A主控。 Nand采用了国产长江存储的128层3D TLC颗粒,单颗容量512GB,4颗组成2TB容量。 标签则被放置于背面,这样就不会影响正面元件的散热了。 电源采用了安钛克的HCG850W金牌电源,该电源采用全日系电容打造而成,支持十年换新质保政策,非常适合中高端玩家选用。 电源采用短机身设计,内部搭载了一枚12cm的FDB液压轴承风扇,具有低噪、高效、长寿等特点。 侧面的大LOGO点出了电源的型号。 全模组接口也是标配,同时模组接口数量较为丰富,能够满足各种高端配件的需求。 电源设有一个HYBRID按钮,弹起时即可开启HYBRID MODE功能,从而在低负载时让风扇停转,大大降低了噪音。 散热器选用了乔思伯 光影鼓 TW7-360一体式水冷,该散热器采用光影鼓立体光效冷头,可谓是将RGB灯效玩出了新花样,另外其冷排风扇仅用一根线材即可连接,理线也更为简单,加之其价格只需400多,性价比也非常高。 外包装正面是其工作时的效果图,看上去还是比较酷炫的。 散热器的规格表一览。 内部采用泡棉包装,保护性更胜一筹。 附件一览,扣具也提供了对I、A多平台的支持,但不支持AM5平台(大部分AM4扣具和AM5兼容,但需要用到原装背板,用不到原装背板的安装方式,都不兼容AM5)。 散热采用白色外观,颜值不俗,3把ARGB风扇也都预装到冷排上了。 冷头采用光影鼓立体灯效设计,正面叠加幽深,侧面饱满环绕,灯效立体感和酷炫度更强。 冷头采用大面积纯铜底座设计,内部采用8级绕组内芯水泵,配合全贴合微水道底座设计,效能更高。 散热器采用360薄排设计,内部设有12条高性能水道,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 散热器标配三把PWM ARGB风扇,该风扇采用风压流量均衡扇叶设计,配合12颗ARGB灯珠,兼顾了效能和灯光。 风扇边角采用减震垫设计,能够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 风扇背面一览,可以看出,3把风扇的供电和灯光都采用一根线连接,并可隐藏于冷排和风扇的空隙里,大大简化了理线难度。 机箱方面选择了乔思伯的U6,乔思伯在做铝箱方面还是颇有经验的,期间也涌现出了不少经典款型,这次入手的U6在保留了以前一些产品优点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如采用了抽拉式结构设计,使得装机过程大为简化,另外其价格也比较平实,性价比非常高。 机箱外包装采用了简约环保的牛皮纸盒。 参数一览,该机箱可支持320-345mm的长显卡,同时也支持360水冷,扩展性还是很不错的。 机箱采用经典的铝制外壳+双面钢化玻璃侧透设计,整体造型沉稳大气,很有简约之美感。 前置接口一览,TYPE-C接口也安排上了,不过走的还是USB3.0的通道。 前部两侧采用进气栅格+防尘网设计,兼顾了颜值和实用性。 顶部采用大量开孔设计,便于热风排出。 尾部一览,靠下部设置了两个把手,方便抽取内胆。 底部采用了四个防滑减震脚垫,电源位采用大开孔设计,并预装了防尘网。 机箱采用抽屉式结构,拧下尾部的四颗螺丝,无需打开侧板,即可将内胆抽出。 内胆整体结构如下,其前部可安装一把360水冷。 不过顶部最大只能支持到280水冷。 内部空间也比较充裕。 背部预留了线材,并标配了魔术绑带,非常方便玩家理背线,同时背部还提供了多个磁盘位,方便玩家扩展存储。 机箱的用料也挺扎实,内部钢板部分厚度为0.94mm,外部铝材部分厚度为1.76mm。 由于机箱的内胆可以抽出,所以装机难度和开放式机箱类似,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将冷排装到前部,至于出风方向,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选择。 背线也理好了。 装好机,将内胆装回去,整体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换个角度看看。 灯效也很不错。 冷头灯效。 内存灯效。 特写一张。 也可以用主板软件调色,下图为纯白色效果。 显卡灯效。 四、跑个分 装好机,自然要跑个分了,测试环境如下: 系统:Win10 64位,主板BIOS版本:P2.40,显卡驱动:Adrenalin 22.10.2,AMD SAM功能:开启,内存XMP技术:开启。 CPU、主板、内存信息一览。 CPU-Z基准测试。 国际象棋基准测试。 Cinebench R23基准测试。 AIDA64内存缓存基准测试。 SSD性能测试,先看看SSD的SMART信息。 CrystalDiskMark基准测试,可以看出,测试成绩略高于官方的标称值,SSD的整体表现不错。 图形性能测试,RX 6750 XT规格一览。 测试结果汇总。 可以看出,5700X+RX 6750 XT的组合在1080P和1440P分辨率下,都能够开全高特效畅玩绝大多数游戏;到了2160P分辨率,也能畅玩一部分游戏,但有部分游戏还是略显吃力。 不过好在AMD有FSR、RSR等黑科技可以提高帧率,所以想要体验2160P分辨率的玩家,可以酌情开启FSR、RSR等功能。 下面就以FSR 2为例,试试其效果如何吧。 这里以《荒野大镖客》为例,试试FSR2.0的效果,FSR2.0和1.0类似,也有性能、平衡、质量等模式,玩家可根据自己的硬件配置和喜好选择套用。 可以看出,开启FSR2.0还是对帧率有很明显的加成的,本来RX 6750 XT在2160P分辨率下玩该游戏还有点吃力,但开启FSR2.0技术后,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其中性能模式更是达到了89.12帧。 CPU烤机测试(室温22.5℃),FPU烤机稳定后,CPU温度只有53℃。 显卡烤机温度测试(分辨率1280x720,室温同上),Furmark烤机稳定后,GPU核心最高温度为72℃,这温度也不算高了。 功耗测试,由于显卡采用了超公版设计,所以烤机功耗略高一些,不过安钛克HCG 850表示能完全Hold住。 五、总结 近期几大硬件巨头都推出了各自的新品,不过新品价格一般都是比较虚高的,虽然后续会慢慢降价到合理的位置,但至少在这个双十一,似乎看不到这样的迹象,这样一来,用更为成熟的“老”平台,性价比无疑更高。 本次分享的主机,基于5700X+DDR4 3600+RX 6750 XT打造而成,性能上畅玩1440P游戏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时其他方面也没有明显的短板,如果想要实现同样的游戏性能,选用ZEN4或13代平台的话,这一套下来怎么说也超过万元了,所以个人觉得这套配置的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以上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近期配机有所帮助,谢谢欣赏! 评分:+Z金豆 5 已有 1人参与评分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22-10-31 13:05:02 1楼 | |
这鸡鸡装的不错 |
|
个性签名:扣扣索索玩电脑,坚持老牛吃嫩草----乐在其中!
螺蛳壳里做道场,过气部件有黄金----能省则省!
|
发表于 2022-10-31 14:36:48 2楼 | |
支持评测分享 | |
发表于 2022-10-31 22:20:45 3楼 | |
最近AMD,5xxx优惠幅度大,性价比高 |
|
个性签名:我愿化着一颗流星,将生命变成辉煌.但这短暂的辉煌,胜过那漫长的黑暗.
|
发表于 2022-11-01 09:12:13 4楼 | |
四千一百多的RX6750XT显卡性价比还算很高吗?那么3649元的盈通RX6750XT系列 花嫁-12G 、瀚铠RX6750XT-12G合金版算什么呢。 |
|
发表于 2022-11-01 10:28:23 5楼 | |
lbpkjwd5 发表于 2022-11-01 09:12:13 四千一百多的RX6750XT显卡性价比还算很高吗?那么3649元的盈通RX6750XT系列 花嫁-12G 、瀚铠RX6750XT-12G... |
|
发表于 2022-11-02 09:33:44 6楼 | |
硬件宅机第 发表于 2022-11-01 10:28:23 都说了价格主要参考某东自营,有些价格便宜的,很快没货了,我只能不放了。而且本文只供参考,并不是让照搬... 哦,看得出,原来尔是卖货的。 |
|
发表于 2022-11-02 10:40:56 7楼 | |
lbpkjwd5 发表于 2022-11-02 09:33:44 哦,看得出,原来尔是卖货的。 |
|
发表于 2022-11-03 15:17:10 8楼 | |
硬件宅机第 发表于 2022-11-02 10:40:56 上班族一枚,没有开任何网店实体店,只是爱好折腾而已 ![]() |
|
个性签名:装系统是赋予机器思想,装机是赋予机器生命,而我就是赋予他们灵魂的人。
|
发表于 2022-11-03 16:19:02 9楼 | |
三少内存和SSD终于用上国产了,好评 |
|
发表于 2022-11-03 17:45:14 10楼 | |
DIY无限の高烧ing 发表于 2022-11-03 15:17:10 我很好奇 哥哥家里多少机器呀 |
|
发表于 2022-11-03 17:45:25 11楼 | |
qq_580q05w45561 发表于 2022-11-03 16:19:02 三少内存和SSD终于用上国产了,好评 |
|
发表于 2022-11-03 23:02:48 12楼 | |
支持楼主了,加一块机械硬盘就更好了 |
|
发表于 2022-11-04 17:14:54 13楼 | |
springchun 发表于 2022-11-03 23:02:48 支持楼主了,加一块机械硬盘就更好了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