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2-11-19 23:34:17 楼主 | |
AMD在锐龙7000平台上的升级可谓相当彻底,Raphael升级为Socket AM5,LGA1718架构,完成了主板带针的净化。终于不用担心再出现“拔散热器带出CPU”的窘迫了!此外配合Raphael的X670/B650芯片组,X670E的第一条PICe X16插槽是CPU直出的,支持PCIe 5.0 x16通道;B650的第一条PICe X16插槽同样是CPU直出,但仅支持PCIe 4.0 x16通道。而在M.2上则大多数都是PCIe 5.0 x4的固态特别定制的。 热管聚合底座,非常规热管直触设计,超频三是国内首家使用HDT工艺的厂商,并拥有实用型专利。玩家系列K4采用全新特殊工艺使底座所有热管压缩聚合,经过实验測试,对比常规的热管直触与纯铜焊接底座热传导效率更佳。 B650迫击炮的CPU供电采用了12+2+1 DUET RAIL供电设计,其中CPU供电为12相,每相配有一个90A的DrMos,来自MPS的MP87670. SOC供电两相,DrMos与核心供电相同,MISC供电1相,PWM是MPS的MP2857,为了给CPU提供更加稳定的散热环境,该主板的DrMos上覆盖了2个超大散热模块。 单侧开合的DDR5内存插槽为四根同色配置,支持双通道模式,但是至今仍然没听说容量能达到256GB,还依旧官方认证支持128GB扩展,还是要等单条64GB更多些估计就能出现转机了。再就是5200MHz是基本支持频率,上6000MHz很轻松,超频冗余大一直是AMD芯片组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主板一共有3条PCIe插槽,靠近CPU的支持PCIe4.0×16,带金属装甲,40系显卡都比较重,AMD RX7900XTX也轻不到哪儿去,它可以对插槽提供更稳固的保护。另外显卡插槽一端是快拆的小扳手,拆装显卡很是轻松。另外一些小设计都相当到位,两个固态硬盘插槽(免螺丝锁扣设计),都支持PCI-E 4.0全部都有金属散热板,提供了4个SATA 3.0接口,作为高端芯片组的板子可能有点少,不过我只给它配备了一块4TB 机械硬盘,个人是足够用了。 整体式背部I/O接口,从左到右配置分别是FLASH PLUS按钮、HDMI 2.0+DP2.0接口、两组USB 3.2 GEN 2 Type A、一组USB 3.2 GEN2 Type-C、2.5G RJ45网口;四组USB 3.1 GEN 1、Wi-Fi 6E天线以及超规带光纤口的7.1音频口,接口配置还是相当充裕的。 全核5.2GHz采用了HWINFO和AIDA64一起对7700X的发热来一番拷问,我就直接使用的AIDA64 FPU拷机。结果在待机状态下1.198V的CPU电压,CPU功率为47W,CPU温度保持着40.4℃;FPU单拷状态下5分钟后的测试成绩为1.200V的CPU电压,CPU功率为120W,CPU温度保持着79.9℃。有没有些惊喜?是不是有些意外?80℃,用K4压得噢!风扇转速为1486R/Min,看到这个温度表现放心啦! 据说锐龙跑CineBench R15总会出现闪蓝屏,而我测试的结果没有问题,在R23中也同样完美跑完,不过19366这个分数实在是不敢恭维,要知道13700K跑这个测试轻松接近30000了! 超频三K4挑战者散热器带来不小的惊喜。没想到这款百元级的风冷散热的表现能让我如此省心,虽然7700X简单设置以后拷机功耗120W,但是抛开CPU的金属盖积热不讲,K4能压到80℃的确是个惊喜了!而K4的全金属扣具,耐用度更高,130mm大尺寸增压风扇,在提升散热效率的前提下还降低了运行噪音。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22-11-20 01:24:22 1楼 | |
130的风扇估计和最靠近的内存插槽有点冲突 |
|
个性签名:我愿化着一颗流星,将生命变成辉煌.但这短暂的辉煌,胜过那漫长的黑暗.
|
发表于 2022-11-20 09:46:57 2楼 | |
这设计、做工,确实是挺不错的 |
|
发表于 2022-11-20 13:22:15 3楼 | |
就怕夏天气温高的时候 | |
发表于 2022-11-22 19:13:29 4楼 | |
降压降频使用当然可以用这破风冷了,楼主不觉得跑分都偏低? |
|
发表于 2022-11-24 17:43:39 5楼 | |
看着一般般 |
|
发表于 2022-12-10 18:07:25 6楼 | |
跑分这么低,估计是降频了,这风冷不太行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