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6-07-15 07:10:13 楼主 | |
作者:杜浩 其实除了心理上的压力之外,这些早期电竞选手的现实生活也是可以用落魄二字形容的,早期的电竞圈是一部辛酸史,那时的电竞选手过得比民工还要惨,比如曾经的DOTA2世界冠军--王兆辉,因为曾经穷困潦倒到捡烟屁股抽,得了个“狗哥”的外号。早期“狗哥”因为要去外地参加比赛但凑不到钱住旅店,不得不背上一床被子上火车。
早期电竞选手的生存是艰难的,同时命运也是不幸的。电竞作为一个特别体育项目,相对于传统体育项目来说,职业选手的职业生涯相对更短,这是从生理上就决定的,因为正常人的反应速度巅峰是在16到21岁,老选手的思路虽然更清晰,但毕竟手速已经跟不上了,而在多数竞技比赛中对于APM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比如巅峰时期的人皇能够做到APM300以上。
早期的职业选手对游戏热爱是从事电子竞技行业的根本,回想到2004年电子竞技刚开始的时候,那时的电竞比赛奖金大都少的可怜,选手可能惨到只能获得鼠标垫这样的奖品,甚至很多电竞比赛都是由选手们自愿发起的。电竞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早期的职业选手是劳苦功高的。 |
|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