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6-03-14 18:54:41 楼主 | |
vicky1984 把此贴设为精华,震撼的史诗级别一般的古徽州宁国市手工制陶作品!
陶瓷瑰宝 风行皖南第二报
离开皖南拍摄有半年了,心里一直惦着修整图片和发稿的事,因为接到外拍的邀请,一去就四个月在外奔波。拖到今天才来,在此向宁国的老朋友们真诚致歉。
在宁国有机会安排到古龙窑遗址上拍摄,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在制作现场,目睹一件件陶器的制作过程。拍摄的时候,央视的纪录频道也在拍摄专题片,要将这我国文化遗产完整地拍摄下来。我也是带着崇敬的心情静静的拍摄着。 为了尊重这些伟大的民间艺人的隐私和肖像版权,我特地隐去了他们的正面相貌。将精力放在他们的不朽作品上进行拍摄会更有意义。
时代在变迁,许多陶器,瓷器从配料,捏合,溶胀,锤胚,成型大部分已经机械化了。那么真正的艺术品能不能成批的这样用流水线来生产呢,显然做不到。
传统工艺,在这些环节上还得用经验和手工感觉来完成。机械手的传感器神经没有那么丰富,电脑程序在陶瓷工艺品上的制作远远没有到达理想化的时代。要知道,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在美学基础上的再创造,面临失传的危险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本贴的22幅图片,都是真实记录了这些陶器的色和形。她们都是外销版的成品,将远涉重洋,卖到欧洲,美洲,大洋洲。现在,静静的躺在宁国的土地上,她们是有生命的,将乘船出海了,永远回不到故土了。我看着看着,有许许多多的不舍,心里十分的难受。 宁国的优质陶土将越来越少,廉价的卖到异国他乡,什么时候能回归? P001 P002 P003 P004 P005 P006 P007 P008 P009 P010 P011 P012 P013 P014 P015 P016 P017 P018 P019 P020 P021 P022 版帖图片已经全部发稿完毕,敬请各位前辈,老师,同好,朋友们前来阅片,点评! 谨祝各位在春天到来的时候,身挺健康,摄影快乐! 地理探索 评分:+Z金豆 864 已有 176人参与评分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6-03-14 19:20:45 最赞回复NO.1 18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6-03-14 18:56:35 最赞回复NO.2 7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6-03-14 20:25:30 最赞回复NO.3 48楼 | |
和村里朋友外拍刚刚到家,回复迟了。中国素来以陶瓷闻名于世。陶瓷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我国陶器有据可考的历史近万年,而精美瓷器的出现也1800年的历史了。 |
|
发表于 2016-03-14 19:19:35 1楼 | |
刚刚看到@地老大作发表。钦佩之余,还有很多醒悟。平时看来一些似乎很平淡的陶罐,在@地老的镜头下似乎要开口说话。我粗浅的体会是。1. 用光。仔细揣摩@地老的每张作品,光线的运用在我看来已是极致。2.是主题和主体。@地老的作品每张都有个聚焦点,或许用光线,或许用景深,或许用构图,或许是这些技术的组合。每张都有一个聚焦点,各种技术的使用都为这个主题服务。这是我一点点粗浅体会,看来我学习的道路还很长、很长啊! 评分:+经验 70 已有 14人参与评分展开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