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贴经历了一次大改动,因为原贴犯了基本概念的错误。错在哪里就先不说了,只把对的告诉大家吧。
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微距摄影放大倍数的知识。之所以想起来讲这个,是因为有的朋友看了我的微距照片以后,问我放大倍数是多少,我居然自己也说不上来,所以今天有机会计算了一下。
在计算之前,首先要清楚什么是放大倍数(放大率),放大率是由感光元件表面所得的影像和实物主体大小的比例来定义,故此放大率是以一个比例来表达。由于这缘故,放大率又称为“影像比例”。平时经常听到镜头能拍到 1:1、1:2的微距效果,这些比例便是指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左边的数值代表底片上影像的大小,而右边的数值则代表实际被摄物的大小,当镜头能做到1:1的放大率时,即镜头可将被摄物的真实大小完全投射在感光元件上。
还有一个概念是CCD大小的概念。 这里有一个单位:英寸,这个英寸和一般认为的25.4mm的英寸不是一个概念,这个英寸指的大小是12.8mm*9.6mm,长宽比4:3,对角线是16mm,不用知道为什么,记住就是了。例:1/2.33英寸的长宽就是12.8*1/2.33=5.49mm 9.6*1/2.33=4.12mm。

举例说明: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也是10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1;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是5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2;
如果实物长度为10毫米,在底片上成像是2毫米,则镜头放大倍率1:5。
根据放大率,微距摄影可以细分成近距摄影和超近距摄影,这个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的定义是:
近距摄影:放大率在1:10~1:1;
超近距摄影:1:1~6:1; 超过此倍率,就开始进入了显微摄影的范围了。
这是摄之宝F260 直径58

这是海鸥标头 F2 焦距58mm 直径55

以我手里的FZ35为例,我分别计算了几种微距的倍数,先说结论:
自动变焦微距 0.057:1(1:17.5)
微距变焦 0.23:1 (1:4.3)
近摄镜(F260) 0.24:1 (1:4.2)
标头(F2) 1.01:1(1:1)
放大倍数显然是标头最大,但景深也最小,只能拍1cm以下的东西。
现在介绍一下计算过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帮我验证一下。
上面算过CCD长宽是5.49mm*4.12mm。 一个像素长度是 5.49/4000=0.00137mm 。
下一步:拍摄钢尺,用什么像素档呢,其实用任何档都可以,结果是一样的,使用最大倍数。 例:自动微距拍得40mm 占了1654像素 成像长度是1654*0.00137=2.27mm 放大倍数=2.27/40=0.057 。 其他微距的步骤相同,略过。
这回计算的出来的倍数显的很小,在电脑上看又放大了多少呢,我的显示器点距0.282mm,看图比较舒服的比例约是30%,那么,从ccd到显示器又放大了0.282/0.00137*30%=61.8倍,共大家参考。
下面贴上我的几张练习图:
1P 显示器 上画了四个方块

器材:松下 FZ35GK [松下数码相机]
时间:2010-12-03 快门:1/10 光圈:F/8.0 焦距:46毫米 感光度:80
2P 键盘上的shift键

器材:松下 FZ35GK [松下数码相机]
时间:2010-12-01 快门:1.3 光圈:F/8.0 焦距:86毫米 感光度:80
3P 5角钱硬币

器材:松下 FZ35GK [松下数码相机]
时间:2010-12-03 快门:1/4 光圈:F/8.0 焦距:86毫米 感光度:80
4P 白砂糖

器材:松下 FZ35GK [松下数码相机]
时间:2010-12-02 快门:0.8 光圈:F/8.0 焦距:52毫米 感光度:80
5P 铅笔道 圆珠笔道

器材:松下 FZ35GK [松下数码相机]
时间:2010-12-01 14:41:37 快门:1/5 光圈:F/8.0 焦距:86毫米 感光度:80
6P 0.5mm的圆珠笔头

器材:松下 FZ35GK [松下数码相机]
时间:2010-12-01 15:41:47 快门:0.6 光圈:F/8.0 焦距:46毫米 感光度:80
点击这里回到导航页-- “我的作品集,这是导航贴,请大家支持 --fish(赞凯)”
评分:+Z金豆 15 已有 2人参与评分
收起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