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3-01-07 12:15:48 楼主 | |
SandForce公司将自己主控的压缩技术称为DuraWrite。之前我们已经知道,压缩可以降低实际写入到NAND颗粒中的数据量,提升了SSD的寿命。根据SandForce公司的测试,在“典型负载”下,SandForce的写入放大率可以达到0.5的低水平。 毋庸置疑,在颗粒PE数一定的情况下,压缩可以降低写入放大率,延长SSD的写入寿命。实际效果如何呢,我们来进行一个模拟系统盘应用环境下的写入放大率测试,大家可以看一下验证的过程,而不必进行无谓的效仿了。 在软件界面最上方的Settings上单击,进入设置界面,左侧的Compression即为可选的测试数据模型。这里为了模拟系统盘的使用环境,我选择了46%(Application)程序模型,点击右下角的Save settings保存。然后点击软件左上方的Benchmarks,选择Endurance Test(耐久度测试)。 先记录下测试开始前,金士顿V+200 120G的SMART信息:E9=394;F1=409 这里解释一下,SandForce的SMART信息中,E9为NAND颗粒的实际写入量,而F1代表主机请求写入量。一般情况下,由于SSD的擦写机制与垃圾回收的作用,都会存在写入放大的情况,NAND实际写入的数据量会大于主机请求写入量。而SandForce的压缩算法打破了写入放大率必定大于1的定律,使得SSD可以拥有更长的写入寿命。 测试开始。为了在每轮测试中尽可能多的写入数据,我把最小保留空间从默认的12GB改为2GB。Anvil将会用设定的46%可压缩率的随机数据填充金士顿V+200,填充到只剩2GB空间时,删除所有写入的文件,然后重新开始填充新的随机数据,以此重复不断直至手动终止耐久度度测试。 最终我使用了1.35小时,一共向金士顿V+200中写入了超过500GB的数据,这个量已经是很多人正常使用数月时间才会写入的数据量的总和。 记录耐久度测试结束后的金士顿V+200 SMART信息,E9=780;F1=925。 根据之前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在这1.35小时的持续测试中,NAND颗粒实际写入增量为386GB,而主机请求写入增量为516GB,根据写入放大率的定义,可以得出此过程中,写入放大率为386/516=0.748。 在这个实测的应用程序数据模型下,SandForce写入1GB数据时,实际写入NAND颗粒的只有0.748GB,乍看这一数据没有SandForce官方标称“典型环境可低至0.5”的数值漂亮,但的确更接近于真实系统盘应用的写入放大率。实际情况是,其他优秀主控的写入放大率普遍在1.1-1.5之间,正常使用环境下写入放大超过2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在对比中方能看到0.748的难能可贵,SandForce在同等颗粒质量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接近双倍的预期写入寿命。而金士顿V+200使用的3000PE的颗粒将会发挥出相当于其他主控6000PE下的寿命水平。 当然,预期寿命只是预测理论值,一般正常使用情况下的SSD,都能够在超出标称PE值后还能正常超期工作。这意味着SandForce用户更没必要去担心盘的寿命问题了。为了降低SSD写入而移走虚拟内存文件和浏览器缓存、关闭Search服务等“优化”就显得杞人忧天了。 除了压缩特性带来的寿命增益,SandForce还支持有RAISE功能,在单盘条件下达成类似内部RAID5的功能,不但能修复超出ECC设计能力范围的错误,还能修复单个Page甚至整个Block损坏的罕见异常状况,给用户数据又加了一道保险。 主控和颗粒是SSD的两大件,说完SandForce主控,下一篇我会带来闪存的历史、类型与发展篇。敬请期待。 转自pceva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3-01-07 18:01:42 1楼 | |
不用担心寿命?也就是说SF主控的SSD寿命是不是相对于其他的SSD长?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