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1-07-28 16:03:25 楼主 | |
FancyCache有两个版本:分区版和硬盘版。两者区别仅在于前者可对每个分区设置缓存,而后者对整个硬盘设置缓存。其他在使用设置上均相同,因此本节仅以分区版为例做介绍。 用户界面FancyCache主用户界面分为四部分,如下所示, ![]() 区①: 分区/硬盘列表 术语Block Size: 缓存粒度。一般该值越小,可以带来较高的性能,但同时也增大系统的额外开销,尤其当目标分区/硬盘的容量比较大时,较小的值将大大增加系统额外分配的内存值。程序自动会根据目标分区/硬盘的容量给出建议值,用户如果需要,可以在建议值的基础上调整1~2档。 Cache Size: 缓存大小(一级缓存)。一级缓存由系统内存组成,因此该值表示从系统分配的内存大小用作选定分区/硬盘的一级缓存。 Algorithm: 缓存调度算法。即当缓存数据满的时候,选择何种方式丢弃旧的缓存数据,以便有空间保存新的缓存数据。
Caching Strategy: 缓存策略。根据实际应用选择相应的缓存策略可以更有效的提高缓存命中率。
Defer-Write: 延时写入。当外部数据写入缓存时,通常也需要将这些数据写入至分区/硬盘。如果不勾选此选项,则每次收到写入请求时,同步的将数据写入到分区/硬盘,并等待分区/硬盘写入完成后才完成写入请求。这种方式和平时写硬盘的方式一致,不必担心突然断电造成部分缓存数据来不及写入硬盘,但是另一方面对写入性能也不会有提升。当勾选此选项,也即启用延时写入功能时,每次收到写入请求时,数据先写入缓存中,并完成该写入请求。同时缓存在后台根据算法和用户设置的延时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将数据写入到分区/硬盘。这种方式可以合并在同一地址上的多次写入,并具有一定的数据排序功能,从而可以提升写入性能。但另一方面,用户需注意在突然断电或其它应用程序导致的蓝屏错误情况下,有部分数据可能还存在于缓存中未来得及写入,这会造成数据丢失。
Level-2 Cache: 用户可以使用系统未识别内存或闪存盘/SSD固态硬盘作为二级缓存。如前所述,一级缓存有系统内存组成,其读写性能要高于二级缓存,当然二级缓存的读写性能仍要比普通硬盘好。缓存数据首先保存在一级缓存中,当一级缓存满的时候,数据将从一级缓存中转存到二级缓存中。注: 二级缓存可能发送大量的交换数据写入,因此对于SSD/闪存的寿命有较大影响。
![]() 操作帮助如何启用系统未识别内存(32位桌面操作系统)为使用系统未识别内存,用户首先需要启用系统未识别内存功能。勾选界面区④中选项 “Enable OS Invisible Memory” ,然后程序将会显示检测到的未识别内存信息(IM Free/Total)。 注意事项:
如何启动缓存功能步骤1: 在区①,选择需要被缓存的分区/硬盘; 如何手动将缓存数据更新到分区/硬盘当启用延迟写入方式时,程序根据延时时间和其它算法自动将缓存中的数据更新到分区/硬盘。如果有需要,用户也可以进行手动更新。 步骤1: 在区①,选择目标分区/硬盘; 如何查看缓存状态和性能统计步骤1: 在区①,选择要查看的分区/硬盘; ![]() 上图中,Read Hit Rate = Read Bytes (Cached) / Read Bytes (Total) *
100%, 分区版下载:附件538492 硬盘版下载:附件538493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6-02-19 21:41:53 1楼 | |
很不错的软件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