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7-04-28 11:15:28 楼主 | |
(一)前言: 在前不久为大家带来了顶配版 New ALIENWARE 17 的开箱文(未征服为征服,顶配版 New ALIENWARE 17 开箱)这次继续为大家带来顶配版 New ALIENWARE 17 的对比评测,对比机型为 ALIENWARE 15R2。 ALIENWARE 近几年在产品线的更新与布局上越发积极,ALPHA、AURORA、AREA 三大主打桌面家用的系列也吸引了不少玩家的目光,但让本人最痴迷的还是笔记本,从本人来看笔记本产品才是 ALIENWARE 真正的精髓所在,尤其在去年黄爸爸家的 PASCAL 10 系家族产品全线铺开,可能谁都没想到笔记本也因此用上了接近于桌面级性能的显卡,在上篇开箱文里本人也提及过,移动端 PASCAL 10 系显卡没有了“M”后缀,俨然让笔记本成为了真正的性能怪兽。 本篇对比评测的主角为搭载了 GTX 1080 显卡 的 New ALIENWARE 17 与 搭载了 GTX970M 显卡的 ALIENWARE 15R2,在2015年搭载 GTX970M 显卡的 ALIENWARE 15R2 是次旗舰配置,虽然性能较 GTX 1080 相比肯定是被碾压,但是 New ALIENWARE 17 在模具设计上与 ALIENWARE 15R2 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别,所以各位看观就把本篇对比评测看成是重外观轻性能吧。 (二)外观对比: ALIENWARE 15R2(左)与 New ALIENWARE 17(右)的整体设计语言依旧沿用了 2013 款的模具造型,A 面标志性的三条脊柱得以保留,其余的方面则是每年都有小改进,辨识度主要体现在 New ALIENWARE 17 的尾部散热模块,可以明显发现多出来一截,这一点改进在后文会详细提到。 从俯视角度看可以发现 ALIENWARE 15R2 机身明显要收敛紧凑,而 New ALIENWARE 17 后面的“大屁股”设计算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不论是颜值还是实用性,本人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图片看着丑真机还是挺霸气的,而且确实也大幅度提升了散热的效果。 A 面均采用了阳极氧化铝材质,好处就是提供了不错的机身强度,LOGO 的设计在眼睛上较 15R2 有细微改进,显得更犀利有神,New ALIENWARE 17 取消了 2 条灯柱使得A面更低调沉稳,相对应的将灯柱位置移到了屏幕两侧边。 A 面的差别通过上图就可以看出来了,顶配 New ALIENWARE 17 在 A 面有 Tobii 眼球跟踪模块突起(或者是选配了 Tobii 版本也会有该模块),该模块正巧导致了屏幕不能 180 度开合,而没有 Tobii 模块的版本却可以 180 度开合屏幕,但是这对于游戏本来说意义并不大。 Tobii是什么? Tobii Eye-Tracking 眼球追踪技术简单说是指:跟踪眼睛运动的技术,通过 New ALIENWARE 17 屏幕下方的摄像头与传感器来追踪玩家眼球观看位置,目前已经有数十款游戏大作支持该技术,例如《看门狗2》《全境封锁》《人类分裂:进化革命》等,此外还可以用来暂离或者关闭 AlienFX 灯效以及自动锁定、睡眠等。 大家能通过 LOGO 看出哪款是 New ALIENWARE 17 吗? 前文提到过 New ALIENWARE 17 在尾部散热模块得到了改良,通过上图可以明显看到的确有非常大的差别: 1:首先 RJ45 网线接口、显卡扩展坞接口、DP 接口、雷电接口、HDMI 接口、电源接口都在这个位置,而 ALIENWARE 15R2 只有显卡扩展坞接口与HDMI接口在尾部。 2:虽然机身薄了 20%,但是增加了重量,重量就来自于此。 3:尾部散热模块让本子放不进敢死队背包 1.0 款,ALIENWARE 随后同步上市了敢死队背包 2.0 款。(后文有背包对比) 4:散热效果得到明显提升。(这不是说废话么。。。) 两款机器 D 面的对比,New ALIENWARE 17 有着夸张的进风区域,另外 D 面的脚垫设计合理,提供了不错的进风空间,保证了散热的通畅。 机身左侧接口对比,ALIENWARE 15R2 有电源接口、安全锁孔、USB3.0X2、耳机与麦克风接口,New ALIENWARE 17 有雷电3接口、USB3.0X1、耳机与麦克风接口。 机身右侧接口对比,ALIENWARE 15R2 有雷电3接口、USB3.0X1、RJ45 网线接口与SD扩展卡槽,New ALIENWARE 17 仅有USB3.0X1,关于接口设计方面本人认为ALIENWARE 15R2 更合理,New ALIENWARE 17 只有2个 USB3.0 接口实在太少,看来买 HUB 扩展是不可少的。 另外大家也可以看到 New ALIENWARE 17 侧边的灯条了。 C 面键盘区域,两款产品统一采用了类肤质材质,触感均非常细腻,其中 New ALIENWARE 17 对于表面涂层的工艺更考究,没有那么容易留下指纹印等。 触控板面积差不多,操作感也基本一样,触碰亮灯设计非常酷炫。其中 New ALIENWARE 17 键盘为全尺寸,而 ALIENWARE 15 则没有小键盘区域,但是两款机子键盘左侧均有一竖排宏功能键可以用来自定义。 ALIENWARE 15R2 键盘 New ALIENWARE 17 键盘 关于 New ALIENWARE 17 的键盘改进如下: 1.键帽透光率更好,灯光效果更均匀。 2.键盘下方新增一整块钢板,以此来提升坚固强度。 3.采用全新一代 Tactx 键盘,支持全键无冲。 4.键程为 2.2 毫米,手感更舒适响应更快。 ALIENWARE 15R2 的 LOGO 字体 New ALIENWARE 17 的 LOGO 字体 关于 LOGO 字体设计本人认为 New ALIENWARE 17 的新 LOGO 显得更有科技感与神秘感,视觉效果更有冲击力。另外LOGO 下方的镜面长条里面隐藏了 Tobii 眼球追踪传感器与摄像头。 机器厚度对比,New ALIENWARE 17 薄了 20%。 这里放一张敢死队背包 1.0(左)与 2.0(右)的对比图,同为 17 寸型号,明显 2.0 大了一圈,裸包也更重,其余设计上没太大区别,只是增加了一些蓝色点缀,LOGO 头像设计也不再凸起,避免了容易刮擦的现象发生。 小结: 本人认为 New ALIENWARE 17 的全新模具算是一次完全体的再进化,让产品更加趋于完善。在使用过程中最直观最明显的感受有2点:其一是散热效果不错,其二是重量十分感人。 另外屏幕前置的设计让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缩短,长时间使用也不会觉得累眼睛,Tobii 眼球追踪功能算是锦上添花,更多的是黑科技的体现与追求一个新鲜感,实用程度还有很多挖掘的空间。 而 ALIENWARE 15R2 虽然只有 15 英寸屏幕,但是也符合了主流游戏本尺寸,虽然硬件配置落后但也不至于玩不了游戏,算是小钢炮一台吧。 其余细节上的改进总体上令人满意,唯一的槽点就是 New ALIENWARE 17 的 2 个 USB3.0 接口在使用中并不方便,另外主要接口放在后面,对后部空间范围大小要求更多,小桌子使用起来不方便。 (三)硬件配置对比简测 最后再来看看顶配 New ALIENWARE 17 与 ALIENWARE 15R2 的硬件配置与性能跑分吧。 1.鲁大师部分 New ALIENWARE 17 配置与跑分 ALIENWARE 15R2配置与跑分 2.CPU-Z 与 GPU-Z 部分 New ALIENWARE 17 CPU-Z 检测 ALIENWARE 15R2 时的一个小 BUG,检测处理器名字为 i5,实则为 i7-6700HQ。 ALIENWARE 15R2 3.3D MARK 2011 部分 New ALIENWARE 17 的 P 分 New ALIENWARE 17 的 X 分 ALIENWARE 15R2 的 P 分,X 分不知为何测试不了。。。 4.3D MARK 2015 部分 New ALIENWARE 17 的 DX12 测试成绩,场景为 TimeSpy。 作死测了一下 ALIENWARE 15R2 的 DX12 成绩,直接卡飞了。 GTX 1080 测 4K 场景 Fire Strike Ultra,测试过程并不流畅,跑分 4632 分,下面给大家看一下 ALIENWARE 15R2 用外置显卡坞外接 TITAN X PASCAL 的成绩,TTXP 的卡皇的威力还是发挥出来了。 TITAN X PASCAL 跑出了 6303 分的成绩,整个 4K 测试过程画面很流畅。 顺便晒一下卡皇 TITAN X PASCAL。 New ALIENWARE 17 的 Fire Strike Extreme 成绩 ALIENWARE 15R2 的 Fire Strike Extreme 成绩 New ALIENWARE 17 的 Fire Strike 成绩 全文完: 本人认为不管是模具设计还是内在性能, New ALIENWARE 17 的升级还是非常给力的,而且辅以黄爸爸家的 GTX 1080 显卡使得性能飙升。除开 17 英寸的款式外,13 与15 英寸的款式配备的 GTX 1060 显卡与 GTX 1070 显卡性能也不弱。 顶配版 32999 元的官方售价居高不下,实在是考研信仰值与钱包,另外顶配版目前官方已经售罄,据说出货量也不多。如果大家对性能没有达到严苛的地步,不妨考虑下 GTX 1070 显卡的高配,目前主流游戏也能胜任了。 文章摘自数字尾巴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