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高清”产品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随着监控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从以前的模拟监控到现在的数字监控,从100W像素到现在的200W、500W、4K,高清无止境似乎成为了业界的常态。高清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到7K、10K等超高清分辨率,但更多的应用还停留于电子消费类市场,如电视领域和超高清格式的电影。目前在安防监控报警系统中,4K虽然已成为各项目中的亮点,但4K普及程度并不高。为什么超高清分辨率技术的推出,没有在第一时间被投入到安防监控行业中使用呢?主要有以下因素的影响:
1、价格成本的影响
要将4K整体解决方案应用到项目中,需要集成一系列图像采集、编解码、传输、显示、存储和处理相关的设备才能实现。目前而言,技术成熟度及普及度远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居高不下的成本导致4K整体解决方案比1080P解决方案至少贵1倍。
就目前来说,超高清镜头技术实现难度大,导致市面上4K镜头价格昂贵。4K超高清镜头的物理分辨率为3840×2160,是1080P的4倍,约为720P的9倍。从理论上来讲,基于4倍于1080P的分辨率,在相同细节要求下,4K摄像机应该可以呈现4倍于1080P的视角范围。4K摄像机配套镜头至少需要达到800万以上解像力,才能充分发挥出4K摄像机的效果。如果用200万像素的镜头去搭配4K的摄像机,那么我们得到的画面将仍然是200万像素。而目前市场上真正达到800万以上解像力的镜头很少而且成本高,适合安防应用的较少。只有实现4K技术突破,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2、存储空间增大
一般高清传输带宽为2Mbps~4Mbps,而4K则需要8Mbps~16Mbps的传输带宽。带宽的增加导致传输过程中所需的存储空间至少增大1倍。如果能提高压缩比,将4K的传输带宽降低至2Mbps~4Mbps,就能有效缓解存储空间增大带来的问题。
除了提高压缩比,应用智能存储方法,也可解决4K占用超大存储空间的问题。智能存储是指变码流存储,即在指定目标出现时高码流,无指定目标时低码流的存储方式,这样可以有效达到节省存储空间的目的。但是由于技术原因,这样的存储方式还没有得到普及。
3、4K行业标准不统一
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4K分辨率也有各种各样的衍生分辨率,例如Full Aperture 4K的4096*3112、Academy 4K的3656*2664以及UHDTV标准的3840*2160等,都属于4K分辨率的范畴。由于标准的多样化导致报警设备厂家生产的产品难以达到统一,阻碍了4K的普及,因此4K行业标准的制定及其重要。
总体说来,安防行业高清化是安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目前来说高清监控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超高清监控将是起点而非终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