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等 级:Lv.6
经 验:9876
|
发表于 2016-04-13 22:22:14 楼主 |
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你也许有过以下经历: A.观看一些高端器材的样片,发现优势并不明显;
B.入手了高端器材,和别人作品没拉开差距;
C.看到不少“上进青年”叫嚣手机摄影即将取代传统相机,列出的作品似乎像那么回事。 一句话概括:土豪没优势;业余赶上来。 摄影也是一种“竞技”,拍摄者都将作品罗列出来,求赞求比试,就好比习武之人,强身健体之余,谁不想和对手过两招?当然,比武要有擂台,竞技要有规则,就好像篮球,你跑得再快,跳得再高,也不能跑到球场外,还得限时将球弄进篮框。摄影也一样,无论器材贵贱,技巧高低,比试的人都要在一个特定的方圆里同台竞技,这就是战域——也就是摄影者间的对战擂台。 “战域”听起来很玄乎,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见的显示设备。数码摄影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创作流程,还改变了作品的查看方式。过去是洗成照片或平面媒体,现在是玲琅满目的液晶屏产品——电脑显示器、PAD和手机。 而要想众人能迅速观看你的大作,上传网络无疑是最常用的方式,也就是说,液晶显示器和网络构成了摄影者们的主赛场,我们来看看他有哪些特点。 (一)分辨率 电脑显示器无疑是大众最常用的浏览工具,目前大部分民用产品的分辨率都是1920X1080左右,换算成像素约为200W。也就是说,别人通过电脑显示器观摩你的大作,就是在看一张200W像素的图片,这个规则直接制衡了像素差异——无论你的机身像素有多高,在赛场里将统一为200W像素。 也许你会对此提出三个观点: 【1】现在有4K显示器,分辨率更高; 【2】观众通过放大和移动便能观察作品全貌; 【3】高像素照片通过裁切,能获得长焦和特写效果。 我们先来看4K显示器,它的分辨率换算成像素约为900W,现役很多机身的像素数均高过这个值,优势并不明显; 放大和移动观看作品全貌确实可行,不过问题还是有的。以这张照片为例,大小为15M,假如我将100张这样的作品上传网络分享,上过网的人都知道绝不可行。 大部分网站为了节省资源,都会规定每张上传图片的大小,有的限制容量——比如2M或更少;有的限制最长边,比如中关村对照片长边限制为1200,换句话说,很多网络展示的照片连200W像素都不到。另外多数人都喜欢直接观摩整张作品,愿意费精力放大原图看细节的人毕竟少数。 再者,即使网站不限制图片尺寸,出于版权保护和防盗链等原因,很少作者愿意将作品原尺寸上传,有的人甚至将最长边限制为800,这就不奇怪为何他的器材参数很牛,作品却体现不出来了。 佳能5D3+50 1.2L(此图后面还有用) 至于高像素换来长焦特写,这个优势确实有,比如我可以将一个作品裁切成不同构图,积极因素值得肯定。
结论A:你只能用200W像素证明自己的实力。 2)发色数 我们用显示器看照片,并不能看到相机拍到的所有颜色。以PS工作原理为例,软件将RGB三原色各自分为256个亮度阶级,0代表某颜色(比如R红色)最黑无细节,255代表最白无细节。通过计算,一张JPEG照片的理论颜色数为:256X256X256=16777216。 尽管这个数值看起来很庞大,然而相机拍到的颜色远超这个数。你可以试试对一张大反差原图随意拔高拉低亮度,会发现原本过曝或欠曝的部位能冒出不少细节,但让他们同时出现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图A 638K
图B 1.1M 图A主打意境人像,主体清晰,背景模糊;图B主打环境人像,无论主体还是背景均颜色饱满。因此尽管尺寸相近,后者大小几乎为前者的两倍。 可见,根据拍摄手法不同,发色数小于1677W的作品比比皆是,视觉效果也大相径庭。一些摄友在拍人像时崇尚大光圈虚化,以及低反差低饱和度的后期技法,即使机身镜头再高端,过分单薄的画面基调很难突出器材优势。 蔡司100 F2
另外,如果作品上传网站,除了尺寸,照片发色数也会被压缩,以进一步节省资源,这一情况相信很多网友都不陌生,对作品的影响不言而喻。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手机作品也能如此震撼——足够的发色数能让作品更具张力。 结论B:你只能用1677W种颜色证明自己的实力; 由此可见,这片战域对每个拍摄者都是公平的,不要因为器材高档而高傲,也不要因为囊中羞涩而自卑,只要是网络传播,观者使用液晶屏观看,任何现役器材的性能都绰绰有余。
有了制约和公平,竞技才有乐趣。在日本动漫《头文字D》里,主角驾驶老爷车力克众超跑是有理可据的。首先,比赛限制为山路下坡赛,缩小了赛车间的马力差距;其次,弯道巨多除了进一步制衡马力,也让车手们更注重驾驶技巧——要知道下坡转弯和平路转弯差异巨大。正是有了战域,我们的穷主角才能跻身有钱人的游戏圈。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应该会恍然大悟了:仅凭一套好器材,按一下快门就能让作品鹤立鸡群,无疑是痴人说梦。要想致胜,除了充分了解游戏规则,还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下节课我将结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介绍几个常用的摄影技巧,进一步拉近器材间的档次差异,敬请期待! 评分:+Z金豆 40 已有 9人参与评分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6-04-13 22:40:41 1楼 | |
顶一下 |
|
发表于 2016-04-13 22:58:32 2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6-04-13 23:00:59 3楼 | |
精彩拍摄,欣赏学习 |
|
发表于 2016-04-13 23:37:54 4楼 | |
真给力,实话实说。感谢分享。 |
|
发表于 2016-04-14 14:27:38 5楼 | |
很通俗!支持了! | |
发表于 2016-04-14 14:38:22 6楼 | |
来看看!~! | |
发表于 2016-04-14 15:00:31 7楼 | |
路过 学习 |
|
发表于 2016-04-14 15:59:24 8楼 | |
好象有点理解了,但还是有些模糊! |
|
发表于 2016-04-14 19:10:17 9楼 | |
感谢分享,非常精彩!! | |
发表于 2016-04-14 20:17:30 10楼 | |
受教了。。。。。。。 |
|
发表于 2016-04-14 20:24:40 11楼 | |
大·伟 发表于 2016-04-14 15:59:24 好象有点理解了,但还是有些模糊! 简单来说,就是让大家尽量不要受器材档次的干扰,大家依靠网络传播和显示器展示自己的作品,器材优势并不明显,后面会陆续展开为什么很多普通相机依靠技巧能拍出超越高端机的照片 |
|
发表于 2016-04-14 22:02:20 12楼 | |
高见.不认同.高端器材不但专业而且也很烧钱,出片一看就知差距用不着多说.手机是玩玩的你还当真了.技术什么不重要了?这谁都清楚.再说好片不是随便拍出来的. |
|
发表于 2016-04-14 22:47:09 13楼 | |
非常好的分析!角度不同!结论不同 | |
发表于 2016-04-15 07:31:24 14楼 | |
您的内容正在火速审核中,请稍等 |
|
发表于 2016-04-15 09:14:41 15楼 | |
juu6ri 发表于 2016-04-14 22:02:20 高见.不认同.高端器材不但专业而且也很烧钱,出片一看就知差距用不着多说.手机是玩玩的你还当真了.技术什么... 目前似乎只有兄弟一人没看懂我想说什么,请再从头认真观摩一次,实在不行,再请看看我第一季的课程,就会解答你心中疑惑。再说,你怎么知道烧钱买高端机的人就不是“玩玩而已”? |
|
发表于 2016-04-15 09:15:17 16楼 | |
谢谢兄弟支持,写一篇东西真的不容易,不是全职的话很难更新迅速,敬请期待! | |
发表于 2016-04-15 11:10:50 17楼 | |
期待期待。 | |
发表于 2016-04-15 11:47:20 18楼 | |
CA1170 发表于 2016-04-14 20:24:40 简单来说,就是让大家尽量不要受器材档次的干扰,大家依靠网络传播和显示器展示自己的作品,器材优势并不明... 多谢!辛苦了! |
|
发表于 2016-04-15 17:20:36 19楼 | |
大·伟 发表于 2016-04-15 11:47:20 多谢!辛苦了! 不客气~~ |
|
发表于 2016-04-15 22:29:52 20楼 | |
有理有据,图文并茂,很有说服力!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