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0-06-22 16:27:58 楼主 | |
编者按]该帖截选自对冯骥才先生的访谈。 摄影是重要的抢救手段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为中国的民间文化抢救做了大量工作,能否谈谈摄影手段在这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冯骥才(以下简称“冯”):摄影是民间文化抢救的重要方面。我们的普查工作留下的不仅要有文字记录,还要有形象记录;形象记录不仅要有静态的摄影记录,还要有动态的摄像记录。所以,我们全方位地调动现代科学手段来记录我国现存的活态文化遗产,三种手段并用,摄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比如,我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做中国木版年画普查时,对年画制作的口诀、内容,可以用文字记录,其制作过程虽然也可形之于文字,但必须得用相机拍摄下来,只有这样,我们的后代才能够形象地看到先人制作年画的方式。另外,我们的普查工作是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进行,既有民俗学的,又有美学的,还有人类学的。对于天津杨柳青或山东潍坊杨家埠等年画产地,我们首先要用摄影方式记录这些地区的自然和历史环境,从当地的农作物、村落、街道到人们生活的状态,然后才会拍摄年画作坊、年画艺人和制作过程、制作工具和材料,最后拍摄艺人的日常生活和当地民俗、年画张贴方式等。在这个过程中,摄影与文字同步。 再比如,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看起来只能用文字记录,但同样需要照片和录像资料,比如对民间艺人的形象、演唱的种种姿态、艺人与当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等,都需要用照片记录。 在民间文化普查中,摄影是一条重要线索,而不仅仅是文字记录的辅助手段。 拍摄是最无奈的选择 记:据了解,您前些年曾组织多名摄影家对天津老城进行了抢救式的摄影记录,是出于什么考虑?这种记录起到了什么作用?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冯:我们的城市改造让许多老城消失得太快了,城市的性格和特色马上会化为乌有。作为城市标志之一的建筑不仅是供我们使用的空间,更是历史的见证和审美的体现,存有大量的人文记忆。随着一些旧建筑的拆除,这些附加的东西也随之消失。对于部分旧的建筑,我们可以呼吁保护下来,因为通过我们呼吁保护下来的例子太少,所以,我们只有在建筑拆掉前把它记录下来,这恐怕也是一种最无奈但却最重要的方式。 像李玉祥等摄影家做了大量工作,把许多已消失的古村落记录了下来,可以让后代看到先人的居住状况、审美***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为我们保留下来大量的古建筑资料及其体现的地域特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天津老城要拆迁改造,我们组织专家对老城进行了“地毯式”的拍摄记录,一共拍摄了三四万张照片,当时有将近100名摄影家参与。天津市摄影家协会的一些很优秀的摄影家都参与进来,我为这些摄影家感到骄傲,他们有文化素质和文化眼光,在当时就感到这些建筑影像的珍贵。这种拍摄记录与艺术创作不同,要服务于记录和内容,不能有更多创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甘于做这种非常艰苦、用时长、工作量大且很耗资的工作,为城市留下一份非常珍贵的视觉遗产。我们后来用15∶1到18∶1的比例,选了两千多张照片,印了四本大画册,这四本画册都是我个人筹资印刷的,不少是拿我本人的画换来的钱。我给城市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每人送了一套画册,在每本画册前我都写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你们心爱的城市!这对唤起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重视城市遗产的保护起到很大作用。比如天津的五大道是小洋楼聚居的地方,正因为我们拍摄出版了几本小洋楼风情的画册送给市领导,一方面画册拍摄得好,制作精美,另一方面深圳雅昌的印刷也很好,使很多市领导认识到天津的漂亮,后来将这个地区确定为重点保护地区,下文件保护五大道,这是与摄影家的工作分不开的。 在天津,我还用摄影手段做了一些保护工作,如对天津发源地大直沽的保护,对沽衣街的保护,有很多摄影家跟我一起做,他们都爬到很高很危险的地方去拍摄记录。这些照片在去年天津建城600周年时举办了专题展览,对老百姓重温和怀念自己的城市起到很大作用,如果没有照片,我们的记忆就是一片空白。 摄影家要学视觉人类学 记:您认为摄影界对中华民族的民间文化抢救,应该做哪些工作? 冯:我认为,第一,摄影家不仅应该做艺术事业,应该站在更高的大文化角度来关注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命运。在世界一体化浪潮的冲击下,我们的文化正大量失去。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的民族和地方文化也在大量消亡,民俗和活态的生活习惯也在变化,如果我们这代摄影人不拍摄的话,后代人会永远看不到。摄影要起记忆的作用,我们的摄影记忆说到底是在为后代人做事,摄影家要有这样的文化责任,这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第二,世界摄影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门新学科———视觉人类学,用人类学的眼光来摄影,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就用全新角度来拍摄大自然、拍摄动物,拍摄人居环境内容的影片和照片,为人类留下很多重要精神遗产,这种方式也使得他们的摄影表现内涵丰富了,底蕴丰厚了,从普通生活里发现和拍摄了许多有人文价值的东西。我非常希望有更多的摄影家对视觉人类学有兴趣,去学习人类学、民俗学和艺术学,这样不仅的内容和形式会丰富,更重要的是可为民族多做一些事情。这只有摄影家才能做到。 |
|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0-06-22 16:30:00 1楼 | |
喜欢这句话,摄影是永远的记忆。 | |
发表于 2010-06-23 12:02:01 2楼 | |
我的摄影技术很烂 也很烧钱 | |
发表于 2010-06-23 17:37:24 3楼 | |
老看看、读一读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