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4-06-07 10:40:03 楼主 | |
CCD CCD是一种在光电效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半导体光电器件,CCD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电荷产生、电荷收集、电荷包转移和电荷包测量。光子入射到CCD上激发光电子,光电子被收集在一起形成电荷包,电荷包依次从一个像素转移到另一个像素,最终传输到输出端,完成对电荷包的测量。 CCD种类有很多,天文观测中常用的有全帧CCD (Full-Frame CCD, FFCCD),电子倍增CCD (Electron-Multiplying CCD, EMCCD)等。 CMOS与s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MOS)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CMOS图像生成机理同样是光电效应,它的工作过程也包括电荷产生、电荷收集、电荷包转移和电荷包测量。与CCD不同的是CMOS每个像素都集成了模拟电路,四个过程在一个像素里完成,即每个像素输出的是转换完的电压信号。sCMOS作为CMOS一种类型,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目前sCMOS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物理等科研领域,而CMOS则取代了CCD,成为了民用领域最主要的感光器件。 CCD,CMOS和sCMOS作为半导体感光器件,因其结构不同,特点不同。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才能事半功倍。 相机的制冷方式有哪些? 目前科学相机的制冷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半导体制冷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帕尔帖”原理制冷,即:当两种不同的导体 A 和 B 组成的电路且通有直流电时,在接头处会释放出某种热量,而另一个接头处则吸收热量,将吸收热量的那部分靠近图像传感器芯片,另一端则采用“风冷”或者“水冷”的方式将热量导出去。 “风冷”就是采用风扇转动,使空气流动起来,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缺点是有振动,噪声大。 “水冷”就是先用液体(水、制冷液等的混合)把芯片的热量吸收,再通过水泵使液体流动起来,把热传导到散热器,从而把热量散发出去,“水冷”散热效果比“风冷”好,而且静音。缺点是散热器的体积有点大。另外,也有用“液氮”进行冷却的,制冷温度可达-120 ℃ ,但“液氮”散热器的工艺复杂,造价过于昂贵。 世界著名的科学相机制造商 Teledyne Photometrics 推荐使用 Koolance 生产的专业级水冷散热器进行散热,适用的型号有:EX2-755、EX2-1055、EXT-440CU、EXC-900 等Koolance Inc.公司 2000 年成立于美国,是一家获得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的“液冷”散热产品专业制造商,专为科学相机、工业相机等专业设备量提供散热方案,能充分满足各种相机的制冷要求,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24-06-09 20:39:34 1楼 | |
现在好的产品都是来自国产 |
|
发表于 2024-10-06 22:19:54 2楼 | |
谢谢分享,很有收获,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