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06-06-14 17:20:56 楼主 | ||||||||||||||||||||||||||||||||||||||||||||||||||||||||||||||||||
“1400元以下买什么显卡最具性价比?”不少对硬件熟悉的朋友都会推荐Geforce FX 5900XT。的确,拥有4x2的渲染管道架构、CineFX 2.0渲染引擎、256bit显存带宽、Intellisample HCT高压缩比技术、nVidia DVC 3.0、UltraShadow等等技术,除了PCB板的做工用料有所缩减,默认频率降低,和NV上一代的强者Geforce FX 5900 Ultra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这个价位上,唯一能够抗衡的则是ATI的Radeon 9800SE黄金版,不过受制于ATI整体市场策略影响,9800SE黄金版修改的成功率飘忽不定。不能修改的9800SE黄金版性能稍逊于9600XT,因而在1400以下价位,拥有“100%”256bit显存位宽的5900XT的性价比可谓无出其右。
NVIDIA再接再厉,9月1日发布专门主攻中国市场的FX5900ZT。5900ZT使用和5900普通版相同的P177 8层PCB,内存方面同样采用GDDR 1 256Bit架构,而且内存将是-2.2ns或-2.5ns,原全是足料之作,但频率则设得比5900XT稍低,核心频率为325Mhz ,显存则维持700Mhz的水准,当然ZT价格会比XT稍低,此举完全是针对超频玩家的市场。 FX5900家族规格一览:
可以看到,Geforce FX 5900ZT在架构上和Geforce FX 5900系列显卡并无区别,5900系列支持的技术,Geforce FX 5900ZT同样支持。5900ZT只是默认频率比5900XT更加低,核心时钟频率325MHz,显存时钟频率则与5900XT保持一致,为700Mhz。现在让我们看看首张零售版本FX5900ZT——Inno3D 5900ZT。 这张5900ZT采用的是标准的nVIDIA 8层 P177公板PCB设计,外表上看,除了散热设备外和Inno3D 5900XT北美版几乎一样: Inno3D 5900ZT Inno3D 5900XT 北美版 但是使用的核心就是传说中的5900ZT,默认频率为325MHz: Cooler Master设计的铜质散热器,上面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Cooler Master和Inno3D的LOGO: 设计独特的波浪型铜质显存散热片,比较遗憾的是 散热片和显存之间的粘合实在“太牢固” 笔者化了很大力气都没有成功将其分离开来。根据Inno3D提供的官方数据标明, 显卡搭配的为Hynix 2.8ns Micro-BGA显存,正面8颗组成128M 256bit的组合。实际上波浪型的设计是否提高散热效能暂时不得而知, 但是卖相和吸引力却增加了不少。 出自THine的控制显示芯片支持DVI输出。 相当朴实的显存供电部分,黑色PCB底板和黑色直插式电解电容已经成为Inno3D的标志。 显卡背面清楚显示着P177公版的标记。 附件算不上丰富, 但是附送多张光盘已经成为Inno3D的“习惯”。 作为这次测试对比的华硕FX5900XT显卡。 由于ASUS 5900的默认频率为400/700,为了让大家看到5900ZT和5900XT之间的分别,所以笔者特意将ASUS 5900XT的频率调到390Mhz/700Mhz(5900XT的默认频率)来测试。 测试平台:
3DMark2001SE:
3DMark 03 Bulid340:
AuquMark 3.0: Unreal Tounament 2004: Halo (Benchmark): Far Cry
DOOM3: Quake III:
总结: Geforce FX 5900ZT在默认状态下的表现平平,恐怕由于其默认频率较低造成。正是因为其默认频率比较低,因而FX5900ZT拥有不错的超频能力,笔者手上这张可以稳定地超频至440Mhz/790Mhz,比5900XT的默认频率要高出不少,而且超频以后核心频率比5900标准版也要高,接近5900 Ultra的水准,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但是也可能是个体现象。稍后时间DIY显卡栏目会对市面上出现的FX5900ZT做一次全面检阅,敬请大家留意。 目前FX5900ZT上市价格为1299元,考虑到新品上市的缘故,价格仍然很大的滑落余地,继承5900XT性价比之王的目标应该不难,相信5900ZT会在未来中高端显卡市场上会大放异彩。 |
||||||||||||||||||||||||||||||||||||||||||||||||||||||||||||||||||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