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12-09-25 10:58:27 楼主 | |
相信每个网友都有丢失数据的痛苦吧。硬盘有价数据无价啊!当然俺也不例外,有过几次非常惨痛的经历!这里分享一下。 第一次,血淋淋的教训!永生难忘! 时间:2009年左右(大四即将毕业) 数据丢失原因:为提升性能,组raid0~结果经验不足,数据全部丢失。 经过: 这应该是本人最惨痛的一次经历吧。当时大学快毕业了,自己也在毕业之前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几个月的工作经历也存了一点钱,因为对硬件的极度热爱,所以当时选择拿存下的钱更新硬件。没记错的话当时买了比较奢侈的酷睿2系列E8400 cpu和P45主板、GTX260+显卡,性能在当时也算比较牛了。唯一感系统的瓶颈就是硬盘部分。所以想来想去还是打算组建raid0吧。而且老机器上已经有一块500G的硬盘了,所以再买一块一模一样的500G就可以轻松组建了,而且P45也是支持raid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赶紧开干。兴匆匆的买好了配件,拿着主板的说明书就开动了,这也是本人第一次组raid0,那个兴奋啊~~~ ,结果就是被兴奋冲昏了头,完全没想到组raid的风险,数据丢失这一块完全没考虑。 悲剧也就这样注定发生了~因为经验不足raid0没有组建成功,反而两块硬盘的数据全部丢失了。这也是到现在都觉得很愧疚的事。因为里面存储的内容泰国重要了!!!真心的后悔到肠子里了~~里面有我的大学毕业设计,进销存系统(本人学软件,毕业设计选择了设计系统)的原始代码和毕业论文的初稿。而且这个系统还不仅仅是个毕业设计,还打算给亲姑妈用的,她在小县城做了一个不错的海鲜超市,10多年的经营也做得不小了,现在还是完全手工传统的管理,非常落后,我的所有毕业设计模型、代码、产品的编号、名称都是按照姑妈的海鲜超市做出来的,想法就是拿这个系统去过本科毕业答辩,答辩完之后系统又能给姑妈用起来。。结果,就被这一次傻帽行为,全部格式化掉了。。。基本是我半年!!!整整半年辛苦的劳动成果啊!!就像种了半年的水稻,刚要丰收被洪水给淹没了一样的心情!!!!最悲剧的是,我完全没有备份,因为当时U盘这些主流 容量还在512MB或1GB,而且比较贵。。放不下我哪些庞大的系统设计。所以几乎也没备份的意识,觉得咋可能会出问题嘛。。结果悲剧真的就发生了。。 而且除开这个很重要的毕业设计,更悲剧的是姐姐的婚纱照和爸妈的照片都在我的电脑里存着!!这一次,全部丢失了!!这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的错误啊。这应该是姐姐最宝贵的留影了,而且也是唯一的电子存档~爸妈的就更不用说了,爸妈平常非常不爱照相,照片也非常少,电脑里存的也是每年一次的全家福团员照~居然就被我傻逼的举动给毁了。。到现在也是个伤疤。而且除了这些数据,还有本人搜集的大量photoshop笔刷、photoshop模版、字体、APE/FLAC无损音乐、高清电影等等资料,几乎填满了500G的空间,都是极其难找,极其珍贵的数据!!!! 多少珍贵的数据啊,我相信是N个硬盘的价格也不能比拟的~~珍爱数据啊~~~~
第二次:重要工作文件丢失 时间: 2011年 数据丢失原因:笔记本硬盘物理坏道,无法修复 经过: 这次其实比上一次好多了,虽然也带来了很多不便,但是比第一次幸运多了。 也是由于第一次的经历,所以后来花钱买了移动硬盘,主要目的就是备份重要数据。 但是也有问题出来了,很多时候忘了备份。这次丢失的主要是客户资料,原因是笔记本的硬盘无理坏道,无法修复。从毕业就开始从事IT行业的销售工作,到2011年已经做了两年,也积累了不少的老客户,而且这些老客户数据也是本人拿奖金拿提成的根源,这次,数据又不在了,等于是灭了我吃饭的碗啊~~不过比较幸运的是有了上次血淋淋的教训,本人还是养成了备份数据的习惯。可惜的是从上次备份到这次数据损失之间更新的数据全部都没有了!!!基本上有1个月没更新备份,所以,这一个月的工作又泡汤打水漂了!!!手动备份真心的觉得有缺陷,经常忘了备份,而且就算你有定期备份的习惯,你也不知道哪天你的笔记本就挂了,对吧!
那么为什么硬盘数据会经常丢失呢?这也许要从传统HDD硬盘的结构说起了。(目前主流用户基本还使用HDD硬盘作为存储或系统盘,所以主要讨论HDD) PS:其实HDD硬盘发展这么多年无论质量还是性能都还是非常稳定的,不用太过担心,但是我们要做的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重要资料备份是王道。 传统HDD硬盘主要物理结构由电路板、磁盘盘片、磁头、马达、永磁铁等构成,读写数据也是物理的转动磁盘盘片,磁头读写,所以对各个物理部件的依赖性非常高。任何一个部件出现故障,都会导致硬盘over。电路板短路,磁盘坏道,磁头磨损等等各种原因都可能导致你所有的数据丢失,虽然HDD性能和质量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你无法预知它哪一天会出现故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经常备份重要内容。
下面就来看看HDD硬盘的工作原理图: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HDD硬盘的内部构造,本人也奉献出一块故障硬盘进行拆解吧,让大家更深刻的了解下HDD的内部构造,越了解内部构造,才越能明白备份资料的重要性。 先来一个合照,下面这个日立的硬盘就是有故障的2.5寸HDD硬盘,也就是今天的拆解对象了。
LZ家的工具还是非常齐全的,拆解硬盘内六角螺丝无压力。
首先拆解外壳,里面就是关键部件啦。
然后再来拆解电路板,HDD的核心指挥系统就在这块小小的PCB板上了。
电路板被成功卸载下来,上来两块面积较大的芯片,一块就是硬盘的主控,而另外一块则是缓存芯片。
再把后盖打开,可以青春的看到圆形的盘片了。
合照,合照。
硬盘的核心部件盘片和磁头的特写了,这也是最最容易出故障的地方了。经常因为使用不当或者供电问题形成大面积的坏道,最终坏道扩散,直到硬盘挂掉。
磁头特写,以及磁头停泊区。也是极易出现故障的地方,磁头损坏。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磁头老化也会导致磁盘性能的下降。
传动轴特写,磁头通过传动轴移动到不同柱面,可以实现不同柱面的读写操作。
主轴通过内六角螺丝固定,下面就是使磁盘转动的马达,马达的性能和质量也是直接影响磁盘的性能和质量。
盘片被成功卸载下来,小小的盘片上记录着大量的数据,所以如果这个小盘片出现故障,那么你的数据就危险了。
马达特写,所谓的5400转,7200转也就是它的功劳了。限制HDD硬盘的前进的瓶颈也是它,不可能把转速无限制的提升来提高性能,这样对电机的要求太高,而且噪音也大。
再来几张特写。
磁头读写盘片内容特写。HDD硬盘容易故障的原因也就在其中了,经常这样物理的转动(磁盘转动,磁头传动)对硬盘的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最后再来几张特写。
从上面的拆解可以看到,传统HDD硬盘都是采用物理式的转动磁盘盘片进行读写。 所以长时间的读写难免会产生故障。 而且组成HDD的主要部件非常之多,PCB电路板、主控芯片、缓存芯片、固件系统、磁盘盘片、磁头、电机马达、传动轴。 上面列举的任何一个软硬件部件其中之一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数据丢失。 那么这些问题就完全不能预测?那也不是,可以通过HD-TUNE或MHDD之类的软件进行检测, 提早发现各种告警,如05、07、C1、C5、C7等等故障,发现告警就进行处理,也可以将一些故障排除在外。 当然在各种告警发现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数据备份,以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所以在无法预测硬盘会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备份, 重要的数据至少做1处备份,而特别重要的数据至少要做到两处以上的备份。 其实很多时候数据丢失并不是不知道备份,而是正好忘了备份,导致前一次备份和硬盘挂掉途中增量数据丢失。 所以希捷的高明之处也就在这里,推出了Backup Plus系列自动备份移动硬盘设备,方便自动的进行备份。 那么这个技术是怎么实现的呢?下一帖给大家详细的分析。 |
|
楼主热贴
个性签名:无
|
发表于 2010-10-20 17:32:17 1楼 | |
强势围观啊 | |
发表于 2012-09-25 13:13:31 2楼 | |
![]() 哈哈,我还以为你把希捷给拆了呢 |
|
发表于 2012-09-25 22:01:51 3楼 | |
般来说经常不关机的一般5年可以换了!现在YP质量不行!多备份一个YP!最好不要插电脑上,有干燥箱的可以放里面! | |
发表于 2012-09-25 22:04:04 4楼 | |
好漂亮的图片,好清楚的图片,好角度的图片,相当棒,强烈支持。。。 | |
发表于 2012-10-02 21:21:46 5楼 | |
支持 好盘 | |
发表于 2012-10-08 19:49:41 6楼 | |
![]() ========================= 真不怕坏了啊。。。 |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