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使White LED(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白光型发光二极管)背光的
笔记本,如Sony的TX2、SZ2,
富士通的P7120、Q2010等。但是White LED背光是否如某些厂商所说那样“更薄、更轻,而功能特性更为强大的液晶显示屏”呢?

如上图所示,可以很清楚了解到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ights,冷阴极射线管)与LED供电之间的差异。CCFL首先要经过DC-DC(这里是属于升降压型DC/DC转换器)会损耗掉10%的电能,再经由Inverter(反用换流器),这样最终提供给Fluorescent tube的电能最终只剩下75%。而LED这方面,只需要经过LED Driver就能直接给LED供电了,整个变压电路的效率可以达到90%。
但是整个液晶显示屏的效率不仅仅是受变压电路所影响,还受到光源的发光效率、背光模块透光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光源的发光效率这一方面,White LED却不如CCFL。
当CCFL和White LED的效能都能达到最大值的时候,CCFL比White LED 高出一倍之多。即使是CCFL效率最低,White LED效率最高的时候,前者依然比后者高出20lm/W。因为光源的发光效率差异实在巨大,致使White LED在变压电路上获得的优势也不能弥补。因此,提高White LED的发光效率是当务之急,当是效率的提升的需要时间。根据Haitz定律,即安捷伦前任技术科学家Roland Haitz预测,LED的价格每10年将为原来的1/10,性能则提高20倍。根据此定律,亮度达100lm/W的LED约在2008年∼2010年间出现。虽然今年6月Nichia已经开始提供可达100lm/W白光LED的工程样品,比Haitz定律所与前但是要做到高良率、大规模上市还有一段距离,而且这是未来,暂不在讨论范围。不过在不久将来高效能的White LED出现在市场,这样White LED真正高效才能得以体现,而且成本能有效降低(一方面是由于White LED单价下降,另一面是由于效率的提高另达到相同光量所需要的White LED数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