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 邀请好友来看>>
ZOL星空(中国) > 海能达星空(中国) > 海能达对讲机星空(中国) > 我国宽带集群的发展历程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返回列表
签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
快来扫一扫!

我国宽带集群的发展历程

65浏览 / 1回复

wolf1001

wolf1001

4
精华
11096
帖子

等  级:Lv.9
经  验:85183
  • 点睛之笔
  • 星空(中国)精英
  • 点石成金
  • 星空(中国)骨干
  • 滴水穿石
发表于 2016-05-03 22:39:37
电梯直达 确定
楼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宽带技术的兴起不仅影响着公网技术,也成为专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很多常喷我国只会山寨的“愤青”们想的不同,我国在研发宽带数字集群技术方面处在世界领先水平,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面。国外至今也没有已经商用的宽带集群系统,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发展了近十年。

  其实在GoTa和GT800的路线图中,就已经包含了平滑过渡到CDMA2000和TD-SCDMA的路标,但是由于这两套技术实际上是失败的,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商用,因此也就没有实现宽带的理想。

  我们理解宽带集群的概念,就是宽带+集群。实际上,宽带集群往往是从宽带接入开始,后期再增加集群功能。但集群功能是一道技术上的天堑,宽带接入的技术很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没能发展出集群技术。比如美国在几年前就在几个大型城市建设了大型LTE专网,用于公共安全,应急等领域,但这张网络仅作为宽带接入使用,因此,虽然这张网是专网,但却不是宽带集群。

我国宽带集群的发展历程

 我国最先提出宽带集群概念的是北京信威。在经历了SCDMA退网以及TD-SCDMA研发被大唐划走的阵痛后,信威在2007年研发推出了我国,甚至是世界上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宽带无线集群技术——McWiLL。McWiLL采用TDD双工模式,可以提供标准意义上的集群功能业务,并且能够提供宽带数据传输能力,在5MHz频宽上能够提供最大15Mbps的吞吐量。相对于之前的窄带集群技术,这个吞吐量指标发生了质的变化,能够为用户提供视频业务和高速数传业务,是真正意义上的宽带集群。我国根据McWiLL技术制定了全世界第一个宽带集群标准,并将1785~1805MHz频段划给了McWiLL。

  McWiLL在我国的电力、机场、应急、铁路场站等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并在海外建设公网,直到现在,McWiLL技术也仍然在不断的演进,但是McWiLL技术始终没有大红大紫,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除了信威公司自身的问题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McWiLL存在和iDEN、GoTa、GT800一样的问题,就是关键技术专利都在信威自己手中,再加上国家对于专网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规划,以及市场竞争等原因,McWiLL的产业链始终没能做大,直到现在,也只有信威能够McWiLL的产品,这最终导致McWiLL在与LTE竞争时由于产业链的问题完败与对手。

  McWiLL是我国第一次在专用无线技术领域全面领先世界(至今欧洲、美国还没有宽带集群技术,仅有专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且应用时间晚于McWiLL)。作为我国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宽带集群技术,McWiLL的业务模型和应用模式成为后来的宽带集群技术最重要的参考之一。McWiLL也有一些自己独有的技术,其实是值得后来者参考和学习的。但遗憾的是,技术并不能决定市场。

  由于信威公司的变动,一部分原信威的人员在陈卫的带领下创建了无线绿洲公司,并研发出了eWIN宽带集群系统。说实话,关于eWIN的资料很少,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套系统的技术细节,我曾经猜测过这种技术是否是基于WiMAX进行开发的,但是无法找到任何佐证。无线绿洲现在已经被重庆力帆收购,主要的业务方向也变成了车联网、物联网。我希望能有了解内情的朋友补充一下eWIN的相关内容,非常感谢。

  随着LTE技术的不断普及,宽带集群技术发展的基础已经转向了来自于公网的LTE技术。我国最先基于LTE技术开发集群技术的公司是鼎桥。鼎桥大概是从2010年左右开始研发基于LTE的宽带集群系统和终端。由于鼎桥是华为和诺基亚的合资公司,因此鼎桥采用的硬件平台是华为的,但是集群协议栈则完全是自己开发的。

  2014年,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的牵头组织下,业内的各大设备厂商、芯片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集成商、用户等共同组织发起了宽带集群(B-TrunC)产业联盟。B-TrunC集群技术基于3GPP R9版本的LTE技术,在原有的技术架构上进行了增量开发,同时兼容标准LTE技术,技术性能与LTE完全相同。B-TrunC联盟汇集了鼎桥、中兴、华为、普天、信威等业内最顶尖的设备商,并在2014年就推出了一系列行业宽带集群标准,并被CCSA采纳为我国LTE宽带集群标准。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基于LTE的被业内广泛认可并建立了完整产业链的第一种宽带集群技术,在世界上也是开了先河。目前,已经有信威、鼎桥、中兴、普天、华为通过了B-TrunC的功能测试。目前,我国已经在多个地区的多个行业中采用了基于B-TrunC标准的宽带集群系统。2015年,国家无委相继发布了两个文件,将1447~1467MHz和1785~1805MHz两个频段划给了采用TDD的专用无线系统(不仅仅是集群),其中1.4GHz频段作为公共安全等共网使用频率,1.8GHz作为各行业专网使用频率。

我国宽带集群的发展历程

  B-TrunC技术在世界上的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3GPP的R14版本,也就是所谓的McPTT技术。与B-TrunC不同,R14版本集群技术的基础是eMBMS,系统网元结构相较于B-TrunC更为复杂。R14版本计划是在2016年3月份发布,目前应该刚刚推出,设备成熟时间计划是2017年。不过目前,国外很多厂商也开始了基于R14版本的设备试验和演示。

  B-TrunC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在技术上。相反,B-TrunC与3GPP R14相比,技术、产业链更为成熟,能够提供现成设备,更为重要的是,B-TrunC的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了我国的行业规范,这些都是3GPP R14无法相比的。但是B-TrunC联盟之前的思维仍然是一种技术学术型的思维,也就是这套技术搞出来了就OK了,至于后面如何推广,推广成什么样子,联盟并不怎么关心,或者说,也不知道如何去推广。而3GPP R14靠着国际通信巨头的影响力,从孕育的时候开始就获得了各方的瞩目,西方出于技术保护等方面的考虑,还是主要考虑将3GPP R14作为其窄带数字集群发展的方向。

  当前,B-TrunC与3GPP R14主要的争夺领域是我国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体制。B-TrunC的优势是成熟,在国内获得了更多厂家的支持,也有较大规模的应用案例,弱点是产业推广不力,在国际上没有获得广泛的影响;3GPP R14则和B-TrunC正好相反,由于出身高贵,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但是其技术、设备、产业链等尚不成熟,还没有商用的案例。


wolf1001

wolf1001


精华

帖子

等  级:Lv.9
经  验:85183
发表于 2016-05-03 22:39:57 1楼
还是很有看点的啊
高级模式
星空(中国)精选大家都在看24小时热帖7天热帖大家都在问最新回答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

快捷回复 APP下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