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发表于 2020-04-14 16:13:58 楼主 | |
2020年4月13日,万众瞩目的Ace系列独立后第一款产品 —— OPPO Ace2正式发布,65W SuperVOOC 2.0 + 40W AirVOOC + 10W 无线反向充电正好印证了我几天前在 4.13日,OPPO的“全场景真闪充”能否突破100W大关? 一文中的猜想。这样一个全方位覆盖的充电组合必将在手机充电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AirVOOC的到来,也进一步壮大了VOOC家族,让这已经拥有近两亿用户的庞大家族更加的强大。 ? 新成员360°大爆照 感谢图源:@小萌欧 不知道你对AirVOOC的充电动画样式是否满意呢?欢迎在评论区提出你的意见! ? 你有所不知的VOOC起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提到OPPO的充电,我们就会下意识地喊出VOOC闪充的大名,以及它最高能达到65W的niubility功率,半小时充满手机的高效率。前几天有位看到SuperVOOC宣传图的同学私聊我,他好奇这个真·黑科技的VOOC全称是什么,好增加一些对它的了解。这一问还真把我问住了,转念一想,高通的QC快充(Qiuck Charge)、USB的PD协议(Power Delivery)、华为的SC快充(Super Charge)……这些全称我都知道,反倒是VOOC的全称,除了C代表着Charge无疑,其他字母还真说不上来……或许,VOOC的名字里就蕴藏着它强大的奥秘! 问了好几圈,都没人知道答案,我只得开始往前翻找VOOC的发家史资料。从SuperVOOC2.0 → VOOC4.0 → VOOC3.0 → SuperVOOC → VOOCmini → VOOC1.0!2014年3月发布的VOOC给了我答案—— Voltage Open Loop Multi-step Constant-Current Charging 看不懂没关系,我们有万能的Breeno翻译,在【负一屏 —— 快捷功能 —— 翻译】中打开它,选择好语言并翻译,就能得到 —— VOOC的奥秘! 电压开环多步恒流充电,简单说就是通过对电流的增加,并让高电流值在高水平上均匀地分布,即“恒流”,而让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根据电池电压而变化,“动电压不动电流”。再简化些,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低压高电流”了。 ? 带你速览VOOC全史 得到答案的我却对VOOC的发展史产生了更深的好奇,让我有了强烈的欲望去一一细数VOOC的历史,去见证它的不断飞跃。 ☆ VOOC1.0 ON OPPO Find 7 2014年的手机市场,5V2A的功率盛行。而且用户有一个固有印象,那就是充电越快 = 发热越大。原因也很简单,P = U * I,功率由电压乘电流得到。想要提高充电功率,要么提高电压,要么提高电流。以高通为代表的厂商们先选择了提高电流,5V2V就是高通系QC1.0的做法。通过提升适配器的电流来提高充电功率。然而,充电是一个多端互动的过程,需要适配器、数据线、手机等等多方的配合,当高通试图再进一步时,比方说:提高电流到4A,却遇到了瓶颈。、 瓶颈的原因自然是多样的,比如Type-C还远没有普及,2014年家家户户都还用着MicroUSB,它对于电流的承载能力的极限就差不多是2A。于是,高通转向提高电压的方向,得到了9V2A、12V1.5A的QC2.0,如此一来电流就不会过载,还能降低一波成本。 但这样也带来了充电发热的问题,手机内部的充电电压是4.2V,那么远大于内部电压的QC2.0在充电过程中要进行着持续的降压,降压就带来热量,热量一高,充电功率就很难维持了。热量一高,充电时手机就朝着火炉方向发展了。亮屏充电甚至只会让电池越充越低,边充边玩在那时候的人们心目中,属于“未来功能”。 而OPPO,则和提高电流“杠上了”,既然低成本的线材承受不了大电流,那就用我自己定制的!OPPO 对那些充电相关的“端”全方位做了改造,将MicroUSB 中的触点增加至 7 个,充电头、手机上统统安排上专门的芯片来检测电压、电流,一旦电压、电流失控,就进行调节亦或是直接终止充电进程。 这样的大手笔让VOOC出乍来到就有了5V4.5A的“身份”。30分钟就能将有着3000mAh“大电池”(当时的大电池)的Find 7充到75%,还能充分控制发热,甚至能做到“边充边玩”这种“未来技术”。 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 —— √ ☆ VOOCmini ON OPPO N3 && OPPO R5 短短7个月后,VOOC就放到了OPPO的主打机型上,或许是收到了一代VOOC的用户反馈,10月发布的VOOCmini有着极小的适配器,并首次支持适配器和线材分离(对没错,以前的适配器都是和线连一起的)。 之前说到VOOC1.0将数据线中的触点升级到了7个,而此次的VOOCmini,则在手机的电池上面做了大改造。支持VOOCmini的电池拥有八个金属触点。作为对比,同期手机的电池均是四个金属触点类型的。同时,VOOCmini做到了充电电流的进一步突破,4.5A → 5A,正式让功率达到了25W,功率提升了,安全性依然如旧。那时的VOOC,就可以自豪的宣布自己是“全球最快最安全的充电方案”了。 (在这里摘抄一段2014年10月发布VOOCmini时的主持词) OPPO 是第一家敢把自己的充电技术公布于全球的,我们应该为”中国制造“感到自豪,当然在大众的消费心理都觉得”中国制造“的总是比不上国际水准。但OPPO做到了,我们有信心打破这一局面,让全世界公认,”中国制造“其实也是值得模仿和学习的! ☆ SuperVOOC1.0 ON OPPO Find X 在2016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OPPO就展示了SuperVOOC的概念。在将近两年的打磨后,2018年6月,50W SuperVOOC终于落地,由时隔4年没有更新的Find系列新品Find X搭载。50 W的SuperVOOC能在35分钟内充满一部OPPO Find X,在同期产品之中傲视群雄。 SuperVOOC再一次敢为人先,采用了串联双电芯的设计。 什么是串联双电芯呢? 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嘛。 那么在SuperVOOC中,你可以把10V5A看做分别用5V5A的VOOC为两块电芯同时充电,这样也避免了进一步往上爬电流导致的安全问题,而5A则是一个经过市场验证的稳定数字,可谓是功率翻个倍,安全不妥协。 ☆ VOOC3.0 ON OPPO Reno 虽然已经有了Super,但普通的VOOC也不能忘了升级,2019年,全新Reno系列首次搭载了VOOC3.0。神奇的是这一代的VOOC并没有带来功率上的提升,它仍然沿用了此前的5V5A,却得到了充电速度的稳步提升。 这项“全新的技术”,也正好解决了用户一大痛点,即在对涓流充电的处理上的改进。以往的充电模式,涓流充电是最慢也是快不得,贸然的提升速度不仅会带来安全隐患,还会降低电池的寿命。但这样一个机制又是严重影响用户的快充体验的,于是OPPO掏出了自研的 VFC 闪充算法。 VFC算法可以让充电过程后半段,尤其是最后百分之十的充电时间大幅提高。同样,这个过程也是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的,从图中不难发现,充电时间近乎缩短了三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算法是首先搭载在SuperVOOC上的,为了让更多的用户得到更好的快充体验,才有了我们的VOOC 3.0。 ☆ SuperVOOC 2.0 ON OPPO Reno Ace 2019年10月10日,65W SuperVOOC 2.0,也是本文的主角之一,正式登场。在SuperVOOC 50W的功率仍无厂商超越的情况下,OPPO实现了自我超越,再一次捅破了快充的天花板。毫不夸张的说,65W SuperVOOC 2.0已经达到了其他快充技术的两倍速度,在这一天,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成功进化为——、 充电五分钟,开黑两小时 —— √ SuperVOOC 2.0沿用了前文科普过的串联双电芯设计,而2.0采用了最新的串联双3C电芯,通过更小的阻抗得到了电流的进一步提升,6.5A相比于5A分到单电芯上其实也就多了0.75A的提升,但放大到整个手机的体验上,却是15W的功率提高以及总充电时间少于30分钟大关的突破! 除了新的材料,1.5A的提升也导致了电压的增加,这会导致热量的提升,也与VOOC的理念不符。于是SuperVOOC 2.0升级了电荷泵技术,通过独立的降压芯片,控制整个放电电路,先通过电荷泵降压,再输出给元器件,不同于上文提到的类如QC2.0的降压模块,电荷泵技术利用电容作为储能单元进行电压变换,其转换效率可以从普通充电IC芯片的89%提升到98%左右。如此高效的转换使得转化为热能的部分明显减少,也就不存在过热的问题了。 通过对SuperVOOC2.0的解读不难发现,就像初代VOOC的出现一样,OPPO再次对所有充电的互动“端”做了改造,上到适配器,下到手机系统的充电算大,这样全方位的进化是十分令人欣喜的。 ☆ VOOC4.0 ON OPPO K5 从VOOC3.0的变化中不难发现,OPPO不想让SuperVOOC一个系列闷头往前冲,而是VOOC全家族的不断进化。与SuperVOOC2.0一同发布的VOOC4.0证明了这一点。VOOC4.0有着30W 5V6A的功率,在上代的基础上再一次缩短了12%的充电时间。 如今,我们能大致看出VOOC的发展路线。 一是“国民级”闪充VOOC,它的运用范围更广,能搭载在各式各样的OPPO机型上。同时我们发现,OPPO正在不断地下放SuperVOOC技术,从保证安全的6A电流,到VFC涓流算法,再到高速充电下的边玩边充,如今的VOOC4.0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二是超级闪充SuperVOOC,相应的价格门槛也更高,换来的是如今手机充电上无人能及的充电体验。难得可贵的是在照顾小弟的同时,SuperVOOC自己仍在不断地冲冲冲。也正是这样,我们才会对VOOC家族的未来仍充满了期待。 于是,2020年4月13日,我们等来了…… ☆ AirVOOC ON OPPO Ace2 更快更好的有线充电一直是VOOC的追求方向,但同时,更多元化的充电方式也是VOOC想要的。尤记得去年OPPO曾推出了AirVOOC的初代版本,30W的工程机,但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商用,或许是觉得80分钟充满4000mAh的效率还不够高吧。 于是又经过了近一年的打磨,我们在Ace系列独立后的第一款机型OPPO Ace2上看到了40W的AirVOOC。 AirVOOC能用56分钟充满一部没有电的Ace2,甚至超越了VOOC4.0的充电用时,这也标志着VOOC进化的第三条路线出现了!AirVOOC也是业界首个量产的40W无线闪充。 为保证VOOC的使用安全,VOOC的五重安全架构一直伴随着每一款VOOC产品。AirVOOC也不例外,隔离型电荷泵技术的使用帮助AirVOOC的全程安全,也降低了全过程的热量,让Ace2的整个充电过程中,背部温度都在39度以下。AirVOOC还针对无线充电的特性,加入了异物检测功能,若是监测到手机与充电板之间有能导致安全隐患或是降低充电效率的金属异物出现,便会发出警报或是停止充电。 ? 小结 前文提到了VOOC1.0是在2014年3月发布的,而如今是2020年4月,6年时间里,VOOC的商用版本更迭了整整7代。有线功率从一开始的20W冲到了65W,同时开辟了更平民化的40W有线闪充,无线充电领域上更是后来居上,一发布便夺得业界第一的宝座。 VOOC闪充,已经成为了OPPO的一个重要的品牌基因或者说,一个招牌。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过,如今的SuperVOOC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们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方式,我们不再睡前充电,不再有低电量焦虑症……而在这样的实现背后,可想而知OPPO在研发上付出了多少。从直观的数据来说,上百亿的研发资金用于创新实力和技术储备,仅VOOC方面就有近2000项的核心专利。有心人会发现,今天发布的AirVOOC从充电核心芯片到优化上的隔离型电荷泵技术,都是自研的。这也是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 在一直被人诟病的VOOC兼容性上,2019年OPPO便正式开始对外授权VOOC闪充技术,如今你可以在各式各样的第三方充电器、数据线上得到VOOC独有的速度,OPPO也拥有着自己的充电器芯片、充电宝、车载充电头等等闪充生态产品,使用充电宝达到20W乃至50W功率,在车上用着SuperVOOC闪充,也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独属VOOC的体验。 OPPO是第一批使用GaN的厂商,SuperVOOC 2.0的适配器采用了GaN氮化镓,第三代半导体。相对硅,氮化镓拥有更宽的带隙,宽带隙也意味着,氮化镓能比硅承受更高的电压,拥有更好的导电能力。简而言之,相同体积下,氮化镓比硅的效率高出不少。SuperVOOC 2.0的推出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GAN的发展。 这两年OPPO与中国泰尔实验室(CTTL)达成了知识产权授权协议,将授权其执行VOOC闪充标准测试和认证工作。泰尔实验室将定期检测第三方配件,若有不合格产品,将对厂商加以追责并收回认证。在快充安全方面,VOOC一次次的得到德国莱茵的认证,我们正在目睹VOOC这个多年技术积累下的庞大家族飞速发展。 而以上种种,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希望使用了VOOC,能让你的工作、生活更加的从容。 (本文首发于ColorOS星空(中国),转载请注明出处) |
|
个性签名:无
|
针对ZOL星空(中国)您有任何使用问题和建议 您可以 联系星空(中国)管理员 、 查看帮助 或 给我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