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各大电商争相将11月11日打造成消费节,成为类似国外“黑五”的全民采购日。不过在诸多折扣、优惠的背后,无形中多出来的消费是否物有所值呢?近日小编做了调查,让市民列一列往年双十一购物的“后悔清单”,家用小电器、服饰化妆品和食品占到前三位。

后悔清单
No.1
去年买的小家电
今年落灰了么?
榨汁机、扫地机器人、空气炸锅……这些电器你都买过么?冲着提升生活品质去消费,但是实际作用却因人而异。在记者的调查中,被这些电器的优惠吸引,买后一年也用不到几次的消费者占了很大比例。
市民蔡女士去年双十一时被一家电商的广告吸引,原价2000多元的扫地机器人近乎对折,只要1200元左右,可是这一年来用过的次数寥寥无几。“也许是家里堆得东西比较多吧,经常到了桌腿或者拐弯抹角的地方就不走了,房间与房间之间的踢脚线也会卡住,最后还得人在后面跟着。用了几次,充电也出现问题了。本想买了吸尘的,谁知道最后放在柜子里落灰。”
消费专家提示:购买这些新鲜产品是人的天性,但是买之前最好估计好今后的使用情况,以免闲置后悔。“这些电器普遍属于小家电,价格1000元左右,因为双十一价格往往会跳水让人觉得非常实惠,加之总是很新鲜,让人感觉很需要,但其实和各人生活方式习惯有关,并不适合所有人。”
后悔清单
No.2
便宜化妆品临近保质期
“爆款”衣服多闲置
在调查的“后悔清单”中,服饰化妆品占到第二位。
钱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双十一时,她看到一套平时舍不得用的化妆品促销,心痒痒的她立刻决定下手。“买完对这个价格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收到才发现,这套化妆品的保质期只有几个月了,顿时知道为什么这么便宜了。” 网上常有“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对比图片,令人捧腹,也足见服饰类商品在网上购买的局限性。“网店里搭配怎么都好看,自己穿上却不是那么回事,当时由于没有退货,于是这件衣服在衣柜里躺了大半年也没有动过。”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网购衣服出现不满意的比例非常高,一些网络爆款最容易多花钱。
消费专家提示:衣服化妆品可以说是网上品种最多,质量最参差不齐的,应尽量选择一些品牌在电商的直营店,不仅品质有保证,退换货时也相对省心。数量上也最好做好计算,不要因为便宜买多了浪费。

后悔清单
No.3
生鲜虽好快递送不来
拿到手早变质了
“平时最喜欢吃各种海鲜,但是双十一期间千万注意要问好物流,不然收到的东西很可能变质。”徐先生爱好下厨,会趁着双十一买一些生鲜食品,但是他也遇到过因为物流爆仓耽误了运送,食物无法食用的情况。
徐先生告诉记者:“一般食品价格相对固定,每年这时候价格确实相当便宜,进口牛肉、三文鱼、北极贝、生蚝之类的我都会买,但是一是选择经常购买的店,二是要确定好物流,这上面我还是比较相信大品牌的物流,运送生鲜物品江浙沪隔天到,里面放些冰袋,有时候运到的时候冰袋都还没有化。”
消费专家提示:购买生鲜食品一定要考虑数量。大部分水果都不能放太久,如果买的品种多,数量也不减,最后吃不完坏掉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