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外媒报道,汽车行业的未来将是电动汽车、联网汽车,最终是自动驾驶汽车。然而现在,电动汽车正处于一个尴尬境地:消费者不愿买,汽车制造商赚不到钱。

新一代长距离续航、平价电动汽车即将上市。它表明,汽车制造商能够生产出取代汽油车的新车型。但是汽车制造商并未向外界展示的是,他们真正可以将这些汽车卖出去,并取得实实在在的利润。
通用已开始销售纯电动汽车Bolt,而特斯拉则将在明年年底交付Model 3。这两款车型在扣除税收减免后的售价约为3万美元,电池续航里程超过200英里(约合322公里)。
尽管新款电动汽车接连上市,但是外界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汽车行业的这一过渡将很漫长,而且痛苦。

普及障碍
首先,电动汽车制造商必须能够赚钱。特斯拉只销售电动汽车,但是今年目前为止的净亏损达到5.5亿美元。更大的问题是,尽管特斯拉有拥簇,但是很少有人想要购买电动汽车。相反,低油价已吸引消费者购买皮卡和SUV,这让汽车行业欣喜若狂。
另一个问题就是汽车行业对税收抵免的依赖。通用和特斯拉多年来一直在销售电动汽车,已经用去了税收抵免规定中的大部分配额。这将对电动汽车的经济可行性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如果没有税收抵免,通用Bolt的售价将达到3.775万美元。汽车评价网站Kelley Blue Book的数据显示,你几乎能够以同样的价格购买到一辆吉普大切诺基限量版,这一售价远高于普通汽车售价。但是在扣除税收抵免后,Bolt的售价远低于普通车售价。
电动汽车要想真正在市场中流行开来,其便利性和成本必须达到传统汽车的水平。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在20分钟内能够为汽车充满50%电量,但是依旧远远长于加满一箱油所花费的时间。同时,特斯拉在美国只有大约350个超级充电站,全球总共可能只有几千个。相比之下,美国的加油站就有10万个。

诚然,全球各国正在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但是别指望很快就为内燃机念悼词。